“天天天蓝”——北京兑现绿色奥运承诺综述
[ 2008-09-01 17:4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8月24日,北京以“热烈”的艳阳、一级的空气质量“送别”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图表:北京8月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新华社发

  截至这一天,北京8月份在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的基础上,收获了13个一级天,比例达到54%,超过北京10年来单月一级天9天的最高记录,更是远超夏季单月5天的最高记录,完美兑现了空气质量绿色奥运的承诺。

  几乎是从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开始,一直到开幕式前几天,国外部分媒体始终集中火力针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问题,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担心”、“质疑”甚至是“批评”。

  然而,奥运会期间,随着蓝天白云、宜人温度在北京频频出现,几乎无需数据佐证,所有的“批评”和“质疑”,都随着“雾霾”的消失而烟消云散。

  奥运会期间达标天“含金量”明显提高

  进入8月以来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不论是一级优还是二级良,北京空气污染指数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如15日为17,16日为23;二级天的污染物平均水平也在70左右,大大低于往年的90左右,达标天“含金量”明显提高。

  数据还显示,8月以来截至20日,北京各项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下降40%,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40%、50%和61%。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气象条件而言,2008年夏季与去年同期的状况大体相当。“今年8月之前的一段时间以及进入8月的前几天,北京罕见地出现长时间无降水,所以就扩散条件来说,其实还不如去年同期”。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8月上旬,北京的空气质量在不利天数很多的情况下能够达标,是奥运空气保障措施特别是临时减排措施很好落实的结果。“现在只要气象条件稍有利,马上就会连续出现一级天,这充分说明这座城市的总体排放水平大幅下降,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绿色奥运来之不易

  为了兑现北京奥运会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承诺,自1998年至今,北京市共投入1400多亿元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实施了13个阶段200多项措施,重点治理燃煤、机动车、工业和扬尘污染。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城楼。8月前15天,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6天为一级“优”,9天为二级“良”。新华社记者张善臣摄

  统计显示,进入2007年,北京的空气质量与1998年治污之初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蓝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7年的246天,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0.8%、39.4%、10.8%和17.8%。

  奥运会期间,北京更是制定实施了极为严格的临时控制措施,具体包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行以及冶金建材石化等150多家重污染企业停工停产、城区工地停止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浇筑作业等等。

  为了在奥运会期间切实保障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身体状况,除可吸入颗粒物外,臭氧也是必须要控制的。“臭氧是国际上很多大城市都头疼的污染问题,它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干燥的空气以及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产生的,虽然臭氧浓度并不在奥运承诺范围,但为了运动员的健康,北京已经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杜少中表示,到今年6月底,北京仅用时13个月就完成了上千个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工程,每年少向空气中排放油气2万吨。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北京创造了“世界速度”。

  此外,北京周边省市协同实施综合减排措施,无论是规模还是严格程度,在中国都是空前的。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北京城区。8月前15天,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6天为一级“优”,9天为二级“良”。16日又迎来一个晴好天气。新华社记者陈树根 摄

  奥运会结束是环保新阶段的开始

  北京目前优良的环境在后奥运时期能持续多久?专家认为,北京这样一个环境容量有限,又属于各项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特大城市,从长远发展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持减排措施,努力把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使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总之,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杜少中说,北京兑现了关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全部承诺,但改善环境的挑战还未结束。“要保证奥运会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不滑坡,我们必须坚持严格的减排措施,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据介绍,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所采取的所有长效措施都将一直坚持下去。至于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将会对其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一定形式将绝大部分减排措施形成固定政策,坚持实施。

  “比如,对重污染车辆的限制以及淘汰速度更要加快,大力发展公交,提倡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大对施工扬尘的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环保准入标准。”杜少中表示,奥运会期间停工、限产的重污染企业必须解决排污问题,如不能确保达标排放,奥运会结束后将不会简单恢复生产,而是要考虑企业是否应该存在的问题。

  “与过去几届奥运会相比,我们对于污染控制的减排力度是最大的,目前的成果来之不易,而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北京市民和周边省市无私的支持。单就每天停驶200万辆左右的机动车,就是北京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所有参与保障空气质量环境的市民,都应是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得主”。

  杜少中表示,北京奥运会虽已结束,但绿色理念已经走进了北京市民的生活。近些年,老百姓对环保的态度从不理解、不关心到积极参与,一直到现在的主动行动,这种演变是筹办绿色奥运带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北京未来将“环境友好”进行到底的最大动力。

   (来源:新华网北京9月1日奥运专电 记者 张淼淼 编辑:霍默静)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