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对于美国人和伊拉克人而言,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按照奥巴马去年制定的时间表,从这一天起,驻伊美军正式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并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驻伊美军人数降至5万以下,并于明年底前全部完成撤军。
包括不少美国评论者都认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是“体面地承认失败”,当初布什用事后证明莫须有的“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罪名发动战争,只用几十天时间便摧枯拉朽般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军伤亡仅138人,布什在航母甲板上宣称“战争已经结束”的自得话语,至今人们记忆犹新。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萨达姆的垮台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战事的结束,战后伊拉克出现教派对抗、政权真空的乱局,原本在萨达姆时代被严厉打压的“基地”武装趁机渗透,伊拉克国内一度陷入无政府状态,治安恶化,恐怖事件频仍。
美国当初用兵的初衷是在伊拉克扶植一个翻版美国模式的“模板政府”,并获得一个牢固的战略立足点,但这一目标显然离实现尚很遥远——3月就结束的大选,因伊拉克各派始终达不成妥协方案,如今已过去半年之遥,新政府仍未组成;尽管美国仍留下近5万军队,并将启动“新曙光”计划,帮助伊拉克军队提升维护治安能力,但对于此,伊拉克军方和美国军方均不敢乐观。伊拉克总参谋长称,伊拉克军要到2020年后才具备独立确保本国治安的能力,而美国退役将军麦卡弗雷则质疑,一旦伊拉克重新陷入大规模内战,美军是否回归?如果不回去等于认输,如果回去,在政治上、军事上无疑都是很不划算的失分行为。
在伊拉克7年,美军战死4417人,受伤或心理受创者多达3.2万人,耗费军费7630亿美元,超过朝鲜、越南战争的费用。近年来美国深陷经济衰退,对维持伊拉克战局越来越感到吃力,国内反战情绪也明显提升。作为当初为数不多投票反对在伊拉克用兵的参议员,作为靠“反布什主义”起家的奥巴马,结束伊拉克战争、让士兵回家,既是兑现竞选承诺,也是意在11月中期选举的布局。对奥巴马而言,伊拉克战争是布什的战争,就算认输,输家也是布什,而不是奥巴马和他的现政府,或许反可以提升一下国内的支持率。
与7年前相比,美国在中东的介入更深,立足点更多,但影响力反倒还不如当初,对以色列的控制不力,在巴以和谈上乏善可陈,对伊朗的态度进退维谷,这些不能不说都或多或少和伊拉克战争有关。两伊原本保持着中东的平衡均势,萨达姆的垮台,让伊朗少了一个羁绊,影响力大增,原本在这一地区不成气候的“基地”组织也一度猖獗,这些,都是美国在战争中所失去的。
但正如德国之声电台评论所称的,如果不能给出一点哪怕象征性的胜利理由,奥巴马是绝不敢宣布撤军的,美国的7年用兵,也并非毫无所得。
萨达姆的垮台虽然不意味着伊拉克抵抗的结束,却意味着美国在中东终于获得一个可以立足、又无需过多顾忌繁文缛节的基点。尽管美军即将撤军,但负责训练和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和小分队仍会长期留驻,美国的影响力、代理人还会多少发挥作用,这些都是美国自二战后梦寐以求,却直到伊拉克战争后才实现的。许多评论家都指出,不论怎样高喊撤军,美国并不会完全放弃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
尽管伊拉克仍然有暴力、恐怖活动和自杀袭击,但比起几年前已明显好转,处于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治安最好的时期。现已调职阿富汗的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当初在伊拉克推行“拯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什叶派和逊尼派间的仇杀,孤立了原本就是“外来户”的“基地”势力,让北方库尔德人同意留在伊拉克版图内。这些成果虽然有限,却一定会被奥巴马及其政府大加宣扬,作为“凯旋”的凭证,以及对抗指责的政治资本。
未来会怎样?目前还很难说,伊拉克国内各势力虽然暂时相安无事,但6个月组建不成新政府本身,已表明“团结”是有限的,一旦美国保护罩撤除,它们间的矛盾会否激化并发展到内战、分裂的地步,只能拭目以待。奥巴马的“凯旋”能否说服情绪不佳的美国选民买帐,同样要等到11月投票后才见分晓。
萨达姆被推翻后,美国占领当局曾设计了一面蓝色的伊拉克新国旗,试图用以取代红白黑三色、并有萨达姆手书“真主伟大”字样的旧国旗,结果遭到强烈抵制,最终不了了之,国旗颜色图案照旧,只是把萨达姆手书改成印刷体。未来的伊拉克政府恐怕也将是这样一个折衷体——既不是如蓝色旗帜那般“全盘美国化”,也不会像旧伊拉克国旗那样,回归萨达姆的字体。
(作者: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婧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