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伊斯坦布尔与中国和土耳其文化界知名人士进行座谈。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伊斯坦布尔与中国和土耳其文化界知名人士进行座谈。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在人民,而文化是人民交往的牢固纽带。两国间没有文化交流,它们友谊和合作的基础一定不牢固。中土都是文明古国,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明,但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9时30分许,正在伊斯坦布尔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此作为与中土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的开场白。
温总理此次访土行程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8日,两国在安卡拉签署了8个文件,其中涉及到文化合作的有《中土关于两国新丝绸之路合作联合工作组构成的谅解备忘录》和《中土2010年至2013年文化交流计划》。在当天温总理与土耳其领导人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都特别强调,中土两国文化交流不仅必要,而且有巨大潜力,要进一步推动双边文化交流。
9日上午,温总理在伊斯坦布尔参观了闻名于世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在参观中,温总理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赞扬这两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土耳其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聪明才智。随后,温总理在他下榻的驻地与中土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
参加座谈的有考古专家、民族学著名学者、著名作家和从事文化和旅游事业的企业负责人,还有两国文化部门负责人。
望着这些中土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温总理真诚地说:“在我访问土耳其期间,安排与中土文化界人士的座谈和交流,非常有意义。如果经济交流代表的是今天的话,那么文化交流就象征着明天和未来。”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在发言中说,回顾历史,重视历史,尊重历史,就是为了发展现实和走向未来。中土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不仅历史上关系密切,而且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相似经历。明年,中土两国将迎来建交40周年。中国有句古语,四十而不惑,相信中土两国的关系将进入互信合作的新阶段。
温总理对郝时远的话表示赞同。他说,只有开放、包容的民族,经济和文化才能进步。我希望中土两国人民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两国要借建交40周年之机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感知中国”活动即将开幕,为土耳其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中方愿与土方积极配合,认真做好互办文化年的工作,同时将推动开展青年互访交流活动。
土耳其米马锡南大学校长阿克孙古接着发言。他告诉温总理,他们学校有许多学者从事中土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还开有汉语课,与中国的清华大学和新疆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他表示将继续努力,把他们大学建成中土之文化交流的桥梁。
听到这里,温总理笑着说:“大学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圣地,而且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地方。中土两国的发展寄托在青年一代,友谊也寄托在青年一代。”
会场内,专家们认真交流,温总理不时拿起笔来记下他们的发言要点。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伊弟利斯在发言中以考古发现的详实例子,介绍了中土文化交流中的一段段佳话。他建议中土两国史学界、考古界加强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土文化交流的历史宝库。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馆长奥塔伊勒教授高兴地谈起了皇宫里收藏的大量中国瓷器。他自豪地说,他们皇宫中有1.2万件中国瓷器,比整个欧洲收藏的都多,这充分说明他们的先辈在历史上和中华民族有着非常多的往来。他还介绍说,他们准备建一个亚洲最大的中国瓷器博物馆。
温家宝说:“我预祝在土耳其的中国瓷器博物馆早日建成,因为它不仅可以展示中国的古代文明,而且也将会成为中土友谊的象征。”
听了温总理的话,奥塔伊勒十分高兴。
伊莱普奥卢教授是土耳其知名作家和艺术史专家。她说,中土两国有1000多年的交往历史,土耳其的瓷砖、服饰和建筑上都留有中国文化的印记。她说,今天她特意戴上印有中国艺术图案的围巾来参加座谈会。
随后,来自中国的冯佐库、张宇和土耳其的艾克迈克奇教授先后发了言。座谈会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但大家意犹未尽。座谈会结束时,温总理望着两国的专家学者,用充满期待的语气说道:“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样性,正因为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才有灿烂的世界。中土都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又都是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不仅条件优越,而且意义重大。希望双方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好两国文化交流的各项措施,使中土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