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两只蜻蜓用身体围出心形圈|世界首架3-D技术制作无人驾驶飞机试飞成功|“国会山最美新人”出炉 华裔女夺冠|
时政>美欧>美国
美债上限“摊牌”牵动世界关切 亚太经济将受累
2011-08-01 09:27: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8月2日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被视为美债上限谈判的最后摊牌时刻。参院共和党领导人麦康奈尔7月31日上午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共和党和白宫的谈判已“非常、非常”接近达成一个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他“非常自信”这一协议将避免美国陷入“灾难性的违约境地”。该协议将削减开支3万亿美元,分两步提高债务上限,不含增税内容,还规定了未来10年政府开支上限。有学者认为,美国削减开支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反复拉锯多时

  如何摊牌受世界关注

  30日晚10时,美国民主党领导人里德突然宣布,白宫与共和党领导人谈判已取得“重要进展”,将原定于31日凌晨1时的提案试探性表决推迟到31日下午1时,以给双方更多的准备时间。此间舆论认为,里德关于谈判取得进展的表示,多少驱散了国会山上围绕美债谈判前景的绝望情绪。

  记者发稿时,参院正在讨论里德的提案。根据这一提案,除非两院2/3多数反对,奥巴马总统将有权分两阶段将债务上限最多提高2.5万亿美元。由于设置了2/3的高门槛,实际上避免了奥巴马在总统大选年里再陷债务上限提高大战。其中,第一阶段提高1万亿美元,相应削减政府部门开支1万亿美元;第二阶段由一个新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将在今年底确定其余减支内容。削减规模决定着第二阶段债务上限提高的规模,符合了共和党要求收支相抵的要求。

  双方谈判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一个机制来督促这一特别委员会行动,并确保国会采纳该委员会的建议。据报道,在目前谈判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麦康奈尔采取了抛开民主党而直接与白宫谈判的策略。30日晚间,麦康奈尔与副总统拜登就建立“起动装置”达成协议,即一旦该委员会未能制定出削减螺旋型上升债务的建议,包括国防预算和医保费用的绝大多数政府开支将开始削减至多4%。

  白宫30日对里德方案表示正式支持。奥巴马在30日的每周例行广播网络讲话中,敦促国会两党议员达成协议,并称不能达成协议的结果是“不可原谅的”。欧洲也对美国越来越失去信心,正如之前美国敦促欧盟想办法解决希腊危机一样,欧盟此时也不断敦促美国解决好自己的债务问题,确保稳健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的长期解决方案。

  减支在所难免

  亚太经济势将受拖累

  对美国国债可能失去AAA信用评级的担忧,近期已经使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上周,美国股市出现近年来最大单周跌幅;欧洲股市29日收低,盘中曾大幅下挫。最近几周,国际金价不断刷新纪录高点。有迹象显示,全球投资者正在抛售部分美元资产,导致美元近来承受压力,令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贬值。与此同时,投资者开始更多购买新加坡元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货币资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货币也受到追捧。而且美国政府最近发行国债时,认购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踊跃。菲律宾ABS—CBN新闻网30日称,如果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转移出来,亚洲资产价格可能会上升。

  分析认为,债务协议即使达成,华盛顿的经济政策仍将处于两难境地。华盛顿要补债务窟窿,不得不采取削减开支的紧缩政策。目前美国已经有很多中小企业担心下一步从银行贷款会更难,或者是新一波裁减潮到来,购买力下降,消费萎缩,企业前景未卜。而华盛顿倘若通过新一轮“定量宽松”来刺激经济,意味着又一波通货膨胀会向全球,特别是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其另一个负面影响是美元贬值。恰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9日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只有经济的良性发展才能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在北极圈的冰水中裸泳
这里是冰川泄洪后形成的一个湖泊,湖面浮冰漂浮,有人裸身挑入湖中与冰共泳! >> 详细

论坛
敢不敢娶性感女人做老婆
其实性感的女人不一定危险,相反,因为她知道很多男人不敢要,所以还可能更贤惠……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