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采访资料:
西安:打造内陆最大出海口
西安,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世界中心,在海洋文明崛起、大陆文明衰落的过程里,一步步成为了所谓的“内陆城市”。如今,西安正在打造自己的“出海口”——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而且已经拥有了中国内陆第二个保税区!在海洋文明的世界里,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要搭建释放大西北潜力、重回世界经济舞台的新平台!
在西安这样的十三朝古都里,常常会产生一种联想:不管走到哪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好就身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上。似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每一个空间,都承载着层层叠叠的故事。这片土地上的那种深厚历史感,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这就是西安!
然而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世界中心,却在海洋文明崛起、大陆文明衰落的过程里,一步步成为所谓的“内陆城市”。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安虽然背靠中国大西北的广阔腹地,有“八百里秦川”的山水和惊人的资源储备,虽然位居中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中心点上……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并没有释放出来。
此次采访,我们就是为了这样的目标:以历史为荣的西安人,如今正在创造什么新的历史?又对我们关注中西部投资的读者有怎样的启示?
西安市副市长韩松告诉我们:西安正在打造自己的“出海口”——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而且已经拥有了中国内陆第二个保税区。在海洋文明的世界里,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要搭建一个重新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平台,建设一个释放大西北潜力、回归世界舞台的“西安港”!
这样的“出海口”在西安正怎样建设?蓄势已久的西安又有怎样的投资空间?让我们关注同时兼任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的韩松副市长的回答。
西北龙头十年难以撼动
记者:您是从北京到西安任职的,在您眼里西安是座怎样的城市?
韩松:从我的角度来讲,对这座城市原来的印象就是一座古城,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深厚的皇气,皇气不亚于北京,西安是个文化都市。2006年来西安之后,慢慢看到它是个教育大市,而且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军工企业。
随着我分管工作的调整和工作内容的深入,后来我有了个最大的感受。当时和市长去兰州、西宁、银川这些西北中心城市开车走了一圈,这一趟说老实话,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课。谈感想时,我说这回受的教育最大,突然发现西安在西北地区的龙头地位至少十年之内是不可撼动的!其他中心城市超不过它,西安的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力,西安商贸业的发展等等,不是人为做出来的,是它的历史地位、地理区位决定的!
当时听到其他西北城市的一些人说:你们根本不用来营销西安,西安有个演唱会我们都会飞过去,逢年过节买高端的年货都到西安去。这就是西安的地位。
当代西安卡在了哪里?
记者:这座城市曾经是世界的中心,人们会很好奇:西安的发展卡在什么地方?如果西安要再次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
韩松:在西安,文化、旅游、金融我都管过,越来越坚信西安是能够做好的。但西安毕竟是昨日黄花,盛唐的时候,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世界的中心,但是海洋文明发展起来后,这座城市从古长安发展到现在的西安,逐渐变为现在所说的内陆城市了,而中国沿海则借着改革开放之势发展起来了。
西安为什么没落了?就是卡在了不沿海上。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带来的第一轮经济大发展中,西安受益不多。中国内陆城市都遇到这样的瓶颈,否则就没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这些概念了。
要让西安“沿海”!
记者:可以感觉到,西安城市发展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目前西安市政府在做哪些打通发展关节的事情?
韩松:西安是个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城市价值很大,但一直没有很好地兑现。一方面,我们旅游大而不强,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不好,接待能力尤其是高端接待能力没有跟上。一些人今天来西安,可能明天就走了。旅游接待是一套体系,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素质的支撑,需要接待能力的国际化。
而另一个释放西安城市价值的方面,就是围绕西安的区位优势做文章。现在的西安,就是要解决离海远的问题。
西安交通四通八达,这么多的车路过西安,天天都是过路财神,但是钱留不下来。西安如果把口岸功能做起来,形成一种吸纳能力,过路财神就能有一部分留在西安。这样,西安城市价值之一的区位价值,就有可能兑现的条件。因此,就有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诞生。
记者: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解决西安“不沿海”的问题?
韩松:是的。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是我的创意。我带领着执行团队,而且正好借力铁道部在全国布局集装箱运输的连锁、中心站,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集装箱中心站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是和天津、上海、连云港、青岛等等港口贯通的!
建港务区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让西安拥有保税区。因为凡是有口岸的地方,保税物流中心或者叫海关特殊监管区,都是不可缺少的。
西北第一个保税区
记者:目前“西安港”建设到什么程度?
韩松:国际港务区2008年开始真正大规模推进,在西安市西北方向,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是陕西“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去年4月份,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这是中国内陆继重庆后的第二个、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保税区!
去年7月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再加上正在建设的公路港,这三个主要项目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之所以成为内陆港的三个平台。它们共同构成了西安内陆港!
西安虽然不沿海,但我们建设的是中国最大的国际陆港,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
而且目前,港务区已经引入新加坡讯通、西安华南城、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物流企业聚集区等项目,联邦快递、沃尔玛、普洛斯、中移动、联想、吉利等等企业已有入区意向。
可以说,西安国际港务区在下一阶段西安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里,都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区。下一个五年会是西安经济和陕西经济的一个亮点。
有“港”才有资本的“停泊”
记者:这个在建的“出海口”,会对西安经济发展带来什么连锁反应?
韩松:这解决了内陆地区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我的看法很简单:沿海港口和海关特殊监管区,这两项解决了第一轮改革开放一系列沿海城市的发展瓶颈问题。国际港务区就是在为西安突破这两个瓶颈。
对内陆城市而言,光提要改革开放、要招商引资,最近一年又在喊承接产业转移是不行的。没有保税区,没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没有公路港,就没有准备好条件。投资是牟利的,它不是慈善事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些就是西安人在动的脑子。
“西安有的沿海没有,沿海有的我们正拥有”
记者:如果一个投资企业在沿海城市和西安之间权衡,西安的优势是什么?
韩松:可以这样说,西安一定会有个比较优势。比如和天津比,西安一定比不了天津港口就在旁边的便捷,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保税区建成了,与天津港的海铁联运、路铁联运建成了之后,一个大通关的模式就形成了——在西安,企业的产品就可以直接大批量地报关出海,这样企业从西安出海的物流成本就会降下来。
同时西安有自己的文化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有自己的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有了这些以后一算企业投资的综合成本,应该是比在天津低的——天津可能物流成本低,但是土地成本高、人才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综合成本上西安是有优势的。
我认为招商引资是招不来的。我们要让投资能够来,而且是哭着喊着来才行,投资者一定是觉得综合成本低,有个好的投入产出比才来的。
记者:综合成本的考量上,西安正在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
韩松:是的,我们有的沿海绝对没有,沿海有的我们正在拥有。
比如再和上海相比:上海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它的港口。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起来后,我们可以把它港口的一部分功能拿过来,但它拿不走西安的兵马俑、西安的文化、秦岭的山水,尤其是大西北这样广阔的腹地。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自豪感,上海有它不可比拟的地方,但也有它的弱项。
记者:西安的城市潜力在加快释放,那么对于打算在西安布局的投资企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韩松:没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原来是拼政策,现在是拼环境。我干的这个国际港务区,就是为整个西安做招商引资的硬环境,有了内陆港,有了保税区,有了海铁联运,西安承载产业转移的条件就具备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就是招商引资的政策,而且是个天大的政策!因为解决了困扰西安的物流成本问题,这就是最大的政策。
让古都重回世界舞台!
记者:目前许多内陆城市都想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也在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西安在这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韩松:西安背靠西北地区的广大腹地,西北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未来可能会和西安在同一水平上,但软硬件实力加起来,西安的西北龙头地位十年之内是不可能撼动的!这两年西安的城市规模在扩大,这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承载国际活动,承载产业转移等等,基本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再加一个内陆港,这个城市走向国际化,应该是非常有希望的。
西安有它的历史,有国际化的基础和框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就是要通过国际港,让西安不仅是国际知名、不仅是旅游热点城市而已,而是和国际市场发生关系、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西安重新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构想就有可能实现!
点评:陈智
铜锣湾集团董事长、“城市蓝海”栏目特约顾问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往中部转移,而且进一步往西部转移,西安作为中西部沟通非常重要的枢纽和节点,地理位置非常有战略意义,有重大机遇!而且同时拥有西部的政策和中部交通枢纽地位的便利。
从交通来讲,以前到西安基本只能选择飞机,目前西安在构建的高铁线路,向东、向南都在几年内会一步步打通。新的交通体系的变化,改变了中国区域产业布局的结构,这一点西安会比其他城市明显得多,
另外,西安是中国历史最强盛的两个朝代——汉唐的古都,这个文化底蕴对地区发展的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今后会有非常大的后发优势。只是目前各地都在把经济当重头戏,而未来,文化将会在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