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5月2日刊载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的评论文章《中国对欧洲充满期待》,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对欧洲素怀好感。在这个时期,我对此次欧盟之行充满期待。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洲是世界重要一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始终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欧盟始终是中国值得期待的战略合作伙伴。
我们期待一个团结繁荣强大的欧洲。尽管目前欧盟一些成员国遇到债务问题,但欧洲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领先的科技优势,有能力化危为机、再展宏图。我们高兴地看到,欧盟在应对债务问题中,各国加强合作,表现出锐意改革的勇气。欧盟财政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欧洲稳定机制提前启动,提升了市场信心。这是好消息。
中欧已成为各自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我们坚定支持欧洲为克服困难所作的努力,既传递信心,又施以援手。过去两年,中国自欧盟的进口都保持25%以上的增幅。去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增长近1倍,并多次购买了欧洲一些国家发行的债券。我们将与有关各方继续探讨各种可能的有效合作方式,共同为解决欧债问题作出贡献。
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开放合作的欧洲。中国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欧洲也在实施欧洲2020战略,这为中欧加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中欧经济发展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互利共赢是中欧关系的最重要特征。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美妙的效应。现在,每天的中欧贸易额已超过15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日益密切的务实合作。双方创新合作也在逐步推进。据估算,欧盟对华高新技术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至少可以增加22亿欧元。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有利于把中欧经贸关系做大做强,是互利双赢的事情。
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欧洲。中国有句俗话,“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倡导“多元一体”,是欧洲一体化不断扩大深入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既需要西方的思维,也需要东方的智慧。中欧从各自实际出发,走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世界。
人文交流是中欧合作的基础。目前每天来往中欧的航班超过70个班次,中欧每年仅相互旅游的人员就超过500万人次,中国高等院校已经开齐了欧盟23种官方语言的课程,孔子学院在欧洲也越办越好。我们期待欧洲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中欧应面向未来,求同存异,携手构筑政治上相互尊重、友好互信的平等伙伴关系,构筑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构筑人文上相互借鉴、富有特色的和谐伙伴关系。
中欧是具有长远和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我们愿把相互的期待化为彼此的信任、支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来源:新华国际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