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1日,中德合作内蒙古赤峰治沙造林项目终期研讨会在市林业局会议室举行,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处长沈素华,德国DFS林业咨询公司经理尤根·夏德,德国GITEC公司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主任卡尔·布鲁德等中外专家,和中德合作赤峰治沙造林项目有关的工作人员一起,就项目终期得有关事项进行了研讨。
专家认为,项目实施10年来,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引进了先进的林业经营管理方法,总结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造林模式及方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林业建设人才。根据剩余资金利用计划,在项目区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的山杏林通过抚育、平茬、嫁接、扩穴、喷施药物等进行改造,为项目可持续经营管理探索一条新的路径。灌木加工利用试验经过专家调研、指导,三年的实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缓解草场压力、防止草场退化及项目可持续经营提供典范,同时也深受项目造林农牧民的欢迎。通过试验的实施,开发利用灌木资源,解决一些项目区的牛羊舍饲和禁牧问题,同时提高项目区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造林增加了项目区的森林覆被率,遏制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的生态建设起到示范效应。
截至目前,项目区农户通过参加项目造林、育苗、间作和采集种子等方式,累计受益达2.35亿元人民币,明显改善了生产生活水平。项目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造林树种及模式,大力营造乔灌混交林,减轻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平衡。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抗旱造林系列措施,如大犁开沟、覆膜、采用容器苗造林,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使项目的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各级项目办的专业技术及项目管理水平,同时也为赤峰市今后项目引进及实施储备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项目引进了FUGAWI技术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在全市林业规划调查工作中推广应用。
据赤峰市林业局介绍,中德合作赤峰造林治沙项目,即德援项目,从2001年启动实施,到2010年完成。这个项目基本上是采纳德国人的全新理念、全新做法的一次造林实践。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财政协议,由德国政府无偿援助1600万德国马克,中国方面出资4170万元,其中群众投劳折抵836万元,共折合人民币11370万元。分别在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松山区4个旗区治理沙化土地78.62万亩,其中固沙林3.33万亩,防护林17.17万亩,水保林5.8万亩,人工直播围封47.82万亩,飞播4.5万亩。
(来源:人民网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