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鼓岭的“万国社区”曾经繁华一时,现在许多西式别墅已经倒塌或废弃 (胡美东摄)
鼓岭地处距离福州市区13公里的郊外,平均海拔为800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福州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西方传教士1886年发现了鼓岭这一避暑胜地,这个小山村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交人员、传教士、商人前来居住。
“我小时候就已经看不到有外国人住在这里了,但是我父亲、祖父经常谈到他们儿时中外居民在这里友好相处的日子”,今年52岁的鼓岭村支书郭向前告诉记者,当年他还负责了嘎登勒太太的安保工作。
嘎登勒先生在鼓岭度过了9年的童年时光后,1911年随家人迁回美国,后来成为加州大学的一名物理学教授。
他68岁退休之后就一直想再次回到鼓岭去,但是无奈当时中美尚未建交。这之后,嘎登勒先生就不幸瘫痪在床,但他仍保持着儿时每日喝稀饭的中式饮食习惯。
每当嘎登勒太太用轮椅推他到花园时,他总是回忆着儿时在鼓岭的家。在他家的院子里种着红色的野草莓。
据钟翰在他文章中的介绍,弥留之际,嘎登勒先生口中仍旧哺哺不绝地叨念着“Kuling, Kuling......”
当时钟翰也不知道“Kuling”在哪里,但这并未阻止嘎登勒太太帮他丈夫完成遗愿。终于有一天,她在丈夫的遗物中找到印有“福州•鼓岭”字样邮戳的邮票,鼓岭之谜才浮出水面。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谭宗洋、周娃 编辑: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