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13新丝绸之路联合采访团”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寻访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证。" />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馆区由孔庙、碑林、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4667平方米。十一五以来,新建成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陈的石刻艺术馆,并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与“十大精品”陈列奖,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馆藏国宝级文物中,有两件至关重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证。第一件是《大秦景教流行碑》,刻于唐建中二年,记述了当时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在唐代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及其后100多年流传中土的情况,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对研究我国古代对外交流和宗教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件是《大夏石马》,高200厘米,长255厘米,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有大夏纪年的文物。大夏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大概在如今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定都陕北的统万城,公元417年攻占长安,命其长子赫连璝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长安县查家寨赫连璝的墓旁。《大夏石马》继承了我国汉代石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准,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无独有偶,立于霍去病墓前,现藏于茂陵的石雕《马踏匈奴》与《大夏石马》时间虽相差500年,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踏匈奴长190厘米,高168厘米,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用以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这件雕刻造型简洁,风格粗犷,是西汉时代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碑》和《大夏石马》可谓是印证了丝绸之路上中土与西域国家频繁沟通交流的铁证,也令人感受到古代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卓越的艺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