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详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个坚定不移”对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至关重要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
·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胡锦涛讲话
·全军和武警部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
·各地党员干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片报道
 
·胡锦涛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胡锦涛强调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开放
·少先队员践行“八荣八耻”誓言
·理论前沿
< 详细 >
为什么说“四个坚定不移”至关重要
在新世纪新阶段,正当我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项事业发展面临新课题新矛盾的时候,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 详细 >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何区别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斯坦等人以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社会改良主义就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的主导思想。经过上世纪初期的历史分野,民主社会主义在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中,与科学社会主义愈行愈远。 < 详细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
要深刻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民主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 详细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
20世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是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详细 >
·网友之声
< 详细 >
“四个坚定不移”指导中国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中国发展建设的大政方针,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四个坚定不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需要。< 详细 >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现行的制度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自身改革完善、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创新的社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强大的动力。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使一些西方人“难以置信”。< 详细 >
公仆意识,赢得人民信任的基础
网民认为,类似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样的好公仆在当今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但也同样应该看到,部分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在逐渐淡化,拜金思潮、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正渐渐地侵蚀着某些“公仆”的头脑。公仆意识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基础。< 详细 >
网民:学习总书记讲话令人振奋
总书记的讲话在网民中产生热烈反响,网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鼓舞人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创新了党建理论。< 详细 >
·热点评论
< 详细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大局,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地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是指导当前各项实践工作的重要纲领。< 详细 >
人民日报: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详细 >
新华时评:力防经济过热 实现又好又快
经济发展要实现“好”在“快”前,这是党中央在去年对今后中国经济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判断。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出现大的起落,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防止经济过热,实现又好又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详细 >
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详细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