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战斗精神是军人的必备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就要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气为兵神,勇为军本。战争不仅是物质因素的对抗,也是精神因素的较量。军队战斗力来源于人与武器的结合,而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合理的体制编制,而且更要具有高昂的战斗精神。古往今来,没有哪支不具备战斗精神的军队能够打胜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的武器装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敌人相比,为什么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不被困难所吓倒的顽强意志。这种英雄气概和顽强意志的激发,与我军历来高度重视战斗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这是对我军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改变着战争形态,高技术武器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影响。但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精神的作用,非但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技术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破坏性,战争空间的立体化、扩大化,使官兵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隐蔽性、智能化,不仅需要官兵有足够的知识、智力和技能去驾驭现代化装备,而且需要有高昂的战斗精神去谋求打赢。那种认为信息化战争中战斗精神的作用不如以前突出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我军具有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但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少数官兵滋长和平麻痹思想,淡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意识,战斗激情不像战争年代那样强烈。当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两个不相适应”,其中就包括战斗精神准备上的不相适应。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不断激发军心士气,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要求。
战斗精神作为人的思想、觉悟、斗志、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结和升华,需要建立在牢固的思想基础之上。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首先要抓好进步的政治精神的贯注。要组织官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胡主席关于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强化“当兵打仗是天职、带兵打仗是使命”的意识。要紧密联系官兵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充分利用光辉战史、成功战例、英模人物等教育资源,搞好优良传统、职能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官兵政治信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铸牢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紧迫感。
战斗精神重点在磨练,关键在养成。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就要引导官兵积极投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军事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中心内容,也是培育战斗精神的最好平台。要把战斗精神教育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从抓好平时的每一次训练、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做起,一招一式磨练,一点一滴养成。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按照信息化作战需求,营造信息化作战环境,把战斗精神教育融入到信息化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掌握中。要结合各类实战演习、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搞好战斗精神教育,引导官兵在挑战艰难困苦和迎战风险的考验中,提高军事素质,培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锻造遇险不惊的心理素质。
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认真总结以往战斗精神教育的经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真正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把强化战斗精神落实到全面提高打赢能力上。(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