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军事>军事评述
数字鸿沟成影响未来战争进程和结局重要因素

[ 2006-08-01 13:50 ]

 

环球在线消息:7月10日,俄军和安全部队联合采取高技术打击,用汽车炸弹一举炸死了车臣恐怖主义首领巴萨耶夫。这是近期俄军反恐作战取得的重大胜利。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万无一失,俄军动用了最先进的数字式精确炸弹装置,它的高灵敏度“小球”全向天线,可直接受卫星遥控。俄军的信息化“蜜蜂”无人侦察机,更是不分昼夜地追踪巴萨耶夫的车队。这种小型的高技术隐身无人机,翼展不超过3米,却可在1500米的高度持续飞行30小时以上。极低的发动机噪音和低可视迷彩涂装,使它几乎很难被发现。但同时,“蜜蜂”却可以使用高清晰度的夜视装置持续跟踪恐怖分子,并将搜集到的情报实时传给远在100千米以外的地面控制中心。

相比之下,车臣恐怖分子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数字化装备了,他们对俄军的猎杀行动若明若暗,仅依靠狡猾与经验竭力与俄军周旋。缺少了现代信息对抗手段的支持,使得巴萨耶夫一伙力不从心,危机四伏。现代高技术战场不可逾越的“数字鸿沟”,使俄军抢占了信息作战的制高点,牢牢掌握了主动权,无情地将恐怖组织置于被动应对的险境。

通过陆、空、天、电磁一体化的数字化作战网络,俄军能够精确地掌握车臣恐怖组织“卡马兹”的行踪——巴萨耶夫什么时候下车,附近是否有人群。7月10日凌晨,时机成熟,俄反恐指挥官果断下达了行动指令。引爆信号通过卫星(以避开地面干扰)“短路”传至车中的雷管,瞬间引发爆炸。“猎杀”行动之隐蔽,以至于车臣匪帮甚至以为这是一起因炸药保管不慎而引发的事故。

早在1999年6月,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就正式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其大意指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对信息应用程度的不同和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鸿沟”。有专家指出,“数字鸿沟”不仅日益反映出世界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分布的严重差异,形成了信息时代全球性的新课题,同时,在军事领域,“数字鸿沟”也正在日益成为影响未来战争进程乃至结局的重要因素。

现代战场的信息较量犹如赛场。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广泛应用,“数字鸿沟”使交战双方在信息占有、信息控制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出现差距,尤其目前航天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开辟了继陆、海、空三维战场空间之后的第四维空间,使得全时空、全频域的“感知”空间,成为各国竞相抢占的制高点。信息优势一方,会充分利用信息获取技术与数据处理能力,造成信息“占有差”上的一边倒。

未来信息化战场,指挥控制将以分秒计算,只有抓住战机,实现同步打击,才能有效地缩短“时间差”。外军认为,“信息时间差”理论是“新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发挥高效能的关键”。据报道,美军进行的数字化战场高级作战试验结果显示:数字化作战部队与现役常规步兵相比,前者仅用了50%的时间、75%的作战平台,在3倍多的战斗空间对后者造成了2倍多的毁伤。

关注“数字鸿沟”,不是小课题。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应当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