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国际防务|军事评论|军事广角|台海热点|台湾旅游|
  精彩推荐 新科世界首富荣归故里黎巴嫩 强调教育与就业|南非婚礼现场露台坍塌 80名宾客成落汤鸡|组图:日本猕猴打雪仗 表情逗乐似小孩儿|
黎巴嫩扫雷目击记:每天在"死亡地带"上经受考验
2010-03-19 00:0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黎巴嫩扫雷目击记:每天在

冬季的地中海,阳光刺眼,天气炎热。

  3月15日上午,笔者跟随中国第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扫雷作业分队前往黎以边境“蓝线”这片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雷患区域,进行通道清排作业。

  黎以两国之间的“蓝线”上,锈迹斑斑的铁丝网挂着红色骷髅标志在警示人们:这里是雷区,危险!

  据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简称联黎部队)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黎以冲突结束以来,黎南部地区就有269人触雷,其中28人死亡、231人致残。另有54名联黎部队人员、扫雷队员等触雷受伤,其中14人因伤势过重死亡。

  在黎南部地区,很多人谈“雷”色变,而中国扫雷官兵每天都在“死亡地带”上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

  穿戴防护服、准备作业工具、调试通信器材、检测探雷器,我维和工兵营扫雷作业手们从容地向作业区走去。

  “这些地雷都是1978年黎以战争时双方在边界线上布设的。30多年日晒雨淋,地雷的性能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扫雷工程师阙启忠告诉笔者,由于雷场存在时间长,地形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雷移了位,每向前一步,都面临死亡的威胁。

  笔者在现场看到,头戴防护面罩、身穿厚厚的防护服的扫雷作业手,时而弯着腰用探雷器来回探测,用喷漆或小红旗做好标示,时而双膝跪在地上用扫雷专用工具进行挖掘,几乎是以厘米的进度向前推进。

  “我们每次要连续作业两个小时,每天要工作6个小时以上。”扫雷作业手姜海龙说,“雷场杂草丛生,闷热无比,除了地雷的威胁外,我们还要时刻提防毒蛇、蝎子、毒蜂和跳蚤。”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一次次出色完成扫雷任务,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到达任务区5个月以来,他们已经完成1500多米长的雷场通道清排作业,排除地雷近百枚。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视觉
博客
秃顶男子拥有了最炫脑袋
一个秃顶的男子,另辟蹊径的给自己的脑袋请来彩绘师精雕细琢,拥有了世上最炫脑袋! >> 详细

论坛
组图:人鳄大战
美国“自由式鳄鱼摔跤大赛”的组织者说,这项运动非常有潜力,因为许多人想看血腥体育。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