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岛内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湾观光已经三年了,两岸寄予厚望的大陆游客个人游,也实施了两个月了,效果与想象中的期待有了落差。香港中评社8月30日发表台湾“政策研基金会”特约研究员李华球专论文章指出,或许从人性面和实际面来探讨其中的缘由,不难窥见其梗概。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一些观光地区的业者和摊贩,为了赚取暴利,将物品的售价抬高数倍,并且还有许多商品是过期或混装,让大陆游客买回去之后,发现被骗上当,那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是很不舒服的,很懊恼的。吃亏上当的大陆游客,自然会将这种感受宣传,告诉亲朋好友。
这些负面的传说,听多了,听久了,当然会造成台湾给大陆游客负面的印象,一段时间酝酿下来,大陆游客想象中的期待有了落差之后,岂会再次赴台观光呢?岂会告诉亲朋好友赴台旅游呢?大陆游客冷清不热的原因约略可知了。
台湾的企业经营者和观光地区的摊贩,其实应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不甘于被骗,所以我们也应该真诚待客,实在做生意,才能将台湾的旅游声誉,传送而出,而不是给人留下“砍大腕,当你是冤大头”的待客态度。
台湾早期可以说是亚洲地区的旅游好去处,为台湾赚进了许多的观光资产,但是荣景不再。台湾的观光发展有每况愈下的情形出现,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受到波及不少,台湾也走到这波旅游的衰退之路。这其中当然有许多的原因,但是值得台当局和民众关注的是,台湾旅游景点的特色,较诸世界各旅游胜地来讲,其实是多有逊色,难有能够媲美世界各大风景区的景致和特色。
台湾其实拥有许多的好山好水,在观光资源上是有值得开拓的潜力,但是缺乏整体、精致、长远、系统、配套、创意的规划,以及垂直分工的建构计划和企业效率的执行能力。以致台湾的观光景点表像肤浅、缺乏特色、质感浅薄,只适合浅尝,没有旅游深度,不会让人有久留之感,诚为可惜。台当局必须立即妥为检讨改进,吸引游客,留住脚印,让旅人留连忘返,速归速来,爱不释手,台湾的观光发展才能重起而生。
个人游顾名思义,就是限制少、自由走、任意看、受尊重、不被骗、既安全、又顺畅等等,这才是个人游的真义。期待台当局放开心胸,业者童叟无欺,民众尊重亲切,这样以礼待之,以诚待之,大陆游客再返之日亦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