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发展改革委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摘要)

2006-03-06 13:36:29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国民经济呈现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完成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增长9.9%,四个季度分别增长9.9%、10.1%、9.8%和9.9%。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呈现增速较高、物价平稳的格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1.8%。效益与速度同步提高,全年财政收入增长19.8%,增收523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2.6%。经济增长支撑条件绷得过紧的状况有所缓解,煤炭产量21.9亿吨,增长9.9%;发电量2.47万亿千瓦小时,增长12.3%。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67万公顷,粮食产量达4840亿公斤,增加145.4亿公斤。工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8%。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专项顺利实施。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取得新进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部分过度扩张行业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服务业继续稳定发展。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进展顺利,新开工重点工程10项,投资总规模1360亿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扎实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取消了牧业税,全部免征农业税的省份扩大到28个。制定并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全面实施。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外贸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增长23.2%。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企业“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部分地区启动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8.7%。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步伐加快。退耕还林完成111.1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及封山育林266.7万公顷,退牧还草666.7万公顷。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制定并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计算机芯片、禽用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取得新进展。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稳步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671个县,有1.77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5.89‰。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9.6%和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和5%。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4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30万人,研究生4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生态环境状况继续改善。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10项任务和措施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缩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合理确定投资方向。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预期增长18%。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煤电油运供需有效衔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化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着力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促进西部地区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开发,努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加强东北大型粮食基地建设,促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抓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以松花江、辽河流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出台并组织实施促进中部崛起的指导意见,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矿产资源,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国家扶持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营造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全面推进以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深化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烟草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监管,深化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尽快制定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管理和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等办法。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积极利用外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继续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完善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促进和保障体系,健全协调和监管机制。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高度重视和维护社会稳定。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要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加大煤矿安全技改和瓦斯治理的投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完)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