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

[ 2006-07-25 16:43:49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一直强调日本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而极力回避作为加害者对亚洲国家造成的伤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出于“冷战”需要,美国开始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右翼文人借机对教科书开刀,不断在教科书上做文章,否认侵略,复活皇国史观。教科书问题由此产生。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有日本人主张日本应该正视在战争中所犯过错,并承担责任。

    著名历史学家家永三郎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正义感的日本人,他起诉日本政府对他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提出不合理修改要求,开始了他与右翼历史观长达30多年的斗争。日本文部省在审定历史教科书时,曾要求执笔者家永三郎对《日本史》一书中的8处记述进行修改和删除。例如对“南京大屠杀”,文部省要求加入日军的行为“发生于混乱之中”、并要求删去关于日军“强奸中国妇女”的内容。此外,文部省还要求删除有关七三一细菌部队的记述。家永三郎对此举不服,并于1984年状告文部省。这场针对“教科书审定违宪”的诉讼得到了200多名历史学家的支持,并且迅速影响到了出版界、法律界、政界,后来演变成了一场有关日本历史观的大论战。

    1982年春,经日本文部省提出修改审定的一批教科书,其中有关近代、现代史的记述部分,不少内容歪曲史实,隐瞒真相,企图为日本军国主义一手发动祸及整个亚太地区的那场侵略战争开脱罪责。例如将对别国赤裸裸的侵略篡改成含糊其词的“进入”等等,从而严重地伤害了受到侵略祸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这件事理所当然地激起有关国家人民的强烈义愤,也遭到日本人民和朝野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当时,中国政府严正指出:承认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原则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严肃对待历史事实,汲取有益教训,并以此正确地教育子孙后代,才对日本自身有利,中日友好关系也才能顺利、持久地发展下去。

    当时的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发表谈话说:“日本政府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写入‘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与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一认识迄今没有丝毫变化。”谈话还表示:“日中联合声明的这一精神,在日本的学校教育和审定教科书时,理应受到尊重。日本将充分倾听中国等国对我国教科书中有关此类问题的批判,并由政府负责纠正。”

    1986年还曾出现过一次右翼修改教科书的高潮,遭到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压制。90年代中期,以战后出生的第二代右翼分子为后台,右翼学者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开始掀起新的修改教科书潮流,直至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