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中文环球周刊>希拉克谢幕>希拉克时代结束
政治影响褒贬不一

[ 2007-03-14 17:2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希拉克要淡出政坛了。这位自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便活跃于法国政坛、两次成为法国总理、担任法国总统长达12年的“政坛常青树”,决定放弃竞选连任,这意味着他将告别打拼多年的法国政坛和国际舞台。消息一出,法国内外热烈评论,褒贬不一。有的赞扬他为“法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代表”,有的则说他是个出色的外交官,但并不是个十分合格的总统。有美国媒体评论说,这位74岁的老政治家,“是战争时期的英雄戴高乐和现代法国之间的联结纽带,从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西德前总理施密特那个时代开始的许多国家领导人都与他有交情”。“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11日,欧洲和世界许多大媒体都对当晚希拉克即将发表的讲话进行了报道和分析,称希拉克通过电视台及电台,宣布告别政治生涯的决定,解释自己放弃竞选连任的原因,并阐明在5月去职后留下的政治遗产。

在很多人看来,希拉克下这个决心并不意外。俄罗斯“纽带”新闻网11日分析认为,希拉克执政12年来,法国始终未能走出社会和经济危机,渴望革新的法国人对年事已高的希拉克已不感兴趣,而希望新的政治人物给法国带来新的形势。另据2月的民调显示,高达81%的法国民众不支持希拉克再次连任。同时,他创建的“人民运动联盟”已被总统候选人萨尔科齐控制,他的一些支持者也转而支持党内新候选人。因此,他也没有再参选的资本,这次表态是急流勇退。韩国一家在线新闻网报道称,希拉克并未取得显著的政治成果,加之健康情况不妙,因此宣布退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

一个专门报道法国新闻的美国网络媒体说,希拉克一生都在为追求权力和反对超级霸权而斗争。在法国之外,他将作为一个勇敢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在全球化世界中为法国争取影响力的领导人被怀念;在法国国内,他的传奇则极富争议。

路透社报道说,希拉克在政策上的反复,让他有了“天气风向标”的外号;他总能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让他赢得了“豪德尼”(一个有名的逃生专家和魔术师)的外号;法国前总统蓬皮杜送给他“推土机”的外号,因为他总是果断坚决地解决问题。德国《明镜》周刊认为,希拉克是个“平衡木高手”,总可以将政治危机化险为夷。德国《世界报》则把希拉克比作“欧洲最后的斗士”,但也称“他坐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中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他心中的英雄——曾坐过的大办公桌后面,如同戴高乐一样,希拉克也处于挑战性的孤立中。”此外,一些德国媒体认为,由巴黎低租金房屋引发的经济丑闻,影响了他的个人形象。还有媒体猜测,2007年希拉克下台后,他很有可能因为“非法献金案”等丑闻受到司法调查。

“外交政策代表了希拉克形象的重要一面”

法国《费加罗报》10日引用法国总统府秘书的话说:“不管怎么说,希拉克是对21世纪政治领悟更深的政治家。”

的确,希拉克集很多“第一”于一身:1986年,他成为第一个兼任巴黎市长的法国总理、第一个和左派总统(密特朗)共事的右派总理;2002年5月,他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个5年任期的总统和唯一同时经历7年和5年任期的总统;2003年,他又成为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第一个访问这个曾让法国人又爱又恨并直接导致第四共和国垮台的国度的法国总统。

作为一个资深政治家,他树敌无数。法国《世界报》10日报道说,就在希拉克谢幕前夕,左派社会党领袖法比尤斯称,希拉克两个任期“白白浪费了法兰西12年大好光阴”,但正忙于总统选举的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却公开表示,希拉克是“法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杰出代表”,在伊拉克问题、以黎冲突等“最需要法兰西声音的时候”,他总是出现在第一线为法兰西原则大声疾呼。

作为“最不像传统右派政治家的传统右派政治家”,希拉克喜欢面对面地和选民交流,这和他最强大的劲敌、被称为“最不像左翼政治家的左翼政治家”密特朗形成鲜明对比;作为戴高乐的继承人,希拉克沿袭了前者独立自主、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基本路线,在巴尔干、伊拉克、伊朗、以黎等众多热点问题上跟美英大唱反调,并公开反对伊拉克战争,以至于英国《泰晤士报》曾认为他“令英国领导人难堪”,而《太阳报》干脆斥他为“骗子”;但即使是美英也承认,希拉克在很多地方表现出戴高乐派罕见的灵活性,在他任期内,法国在北约中的作用比以前更明确,与美英的合作也更顺畅。英国《泰晤士报》11日评论说,毫无疑问,外交政策代表了希拉克形象的重要一面。英国《观察家报》则回顾了希拉克任法国总统以来在外交事务上的主要政绩。从法国重返核试验舞台、强力支持欧元的使用到言辞强硬地反对美英等主导的伊拉克战争,“希拉克所做的这一切让外界看到,身处欧洲的法国在对外策略上和周边邻国相比有很大不同。”另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法国电视五台等媒体报道,许多受访的法国人对希拉克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表示出超越左右立场的赞赏。

作为在非洲最有影响的大国之一的领袖,恐怕没有一个法国总统比他更遭埋怨甚至痛恨。在他任上,法国对非洲投资减少,“宪兵”的使命感也大大下降,非航破产,西非法郎贬值,法国的保护伞不再那么牢靠了;但前不久举行的、被认为是“希拉克向非洲道别”的法非峰会上,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却流露出不舍之意。有人说,希拉克所做的,其继任者未必能做到。

在对欧洲的未来的看法上,德国《世界报》说,像所有法国历史上的好总统一样,希拉克相信法国是欧洲的引擎;法国一直与德国合作在促成欧洲走向统一,并继续这一努力。希拉克眼中欧洲的未来是欧洲联邦;希拉克一心要扩大欧盟、走欧洲强大之路来对抗美国,在希拉克看来,英国似乎是美国安放在欧洲内部的“特洛伊木马”。希拉克甚至开玩笑说:“英国人为欧洲农业所做的唯一贡献便是疯牛病。”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希拉克曾说,“我讨厌像可口可乐这样带有垄断性质的公司。我也痛恨美国的霸权政策,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国家。”

法国是个文化大国,历任总统、总理中有不少是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希拉克也不逊色。他酷爱东方文化,曾40余次访日、至少7次访印和6次访华(总统任上4次),并大力推动建成了被誉为“希拉克博物馆”的法兰西现代艺术博物馆;他秉持法兰西政治家传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广法语影响力,法语圈也成为面对英语大潮全球冲击阵脚最稳的语言圈之一。他还大胆突破法国传统思路,推出24小时播出的“法国CNN”———法兰西24电视台,用英语、阿拉伯语等向法语圈之外宣传法国的声音,力图打破“美国对舆论权的垄断”。

“两届总统生涯,让他失去了第三任期的希望”

法兰西人热衷政治,崇尚新潮。本世纪初,他们就开始谋求用选票让老一辈“休息”,这直接导致2002年总统大选出现了希拉克对极右翼候选人勒庞的对局。结果,希拉克以绝对优势获胜。

在一些法国人眼中,希拉克是个出色的外交官,却不是个十分合格的总统。《费加罗报》10日的文章列举了2005年底巴黎骚乱局面扩大等事件,称他作为总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有点不闻不问。文章总结说:“两届总统生涯,让他失去了第三任期的希望”。路透社引用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法国问题专家的话说:“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弱势总统,特别在第二任期中。”

一家美国媒体称,法国国内对希拉克批评最多的是,他对政治权力的永不满足,有了权力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他一开始反对欧盟统一进程,后来这又成了他的最爱;是他将撒切尔式的改革介绍到法国,后来却又发起了反对改革、治疗“社会分裂”的运动;他下令进行核试验,后来自己却成了环保主义者。批评他的人说,除了几个感人的演讲和一些聪明的外交成绩以外,希拉克将不会给法国的下一代领导人留下什么传奇。不过,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起起落落,希拉克仍然是受欢迎的人物,他没有自命不凡的做作,他迷恋美食和啤酒,他毫不怀疑地爱着法国……这都是令他受法国人欢迎的原因。曾有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他是法国人最想与之共进晚餐的政治家。在拥戴他的人眼里,他就是个传奇。

最近,希拉克的朋友出了本关于希拉克的书,叫《爱丽舍宫的陌生人》,书中提到了希拉克的不少心事、40多年的政治生涯,他的希望、失落等,还对希拉克对东方文化的激情和热爱做了高度评价。而批评希拉克的书也有不少,如2005年9月出版的《指控希拉克》、去年出版的《总统悲剧:1986-2006政治生涯回顾》等。

另外的生活在等待他

岁月沧桑,号称“黄金一代”的“60末一代”政治家如今已寥寥无几。英国《泰晤士报》说,希拉克显然有壮志未酬的感觉,因为他最希望的推动法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树立起大国地位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他没有对萨尔科齐等任何一个总统参选人给予肯定,或许他认为这些人上台之后,会让未来的法国与他所期望的渐行渐远。

英国《观察家报》认为,希拉克希望法国能够作为欧洲大国表达自己的主见,而不是被跨大西洋的欧美联盟体系所压制。“如果说,每一个即将退出政治舞台的人都希望留下一些政治遗产的话,希拉克想要让法国人记住的就是,他建立了二战后政治中兴的法国。”

俄罗斯“纽带”新闻网引用希拉克的话说:“我一直为法国人民和我曾坚守的法兰西观念而奋斗,如果有一天,我不能为此担负责任,那么,我仍将以另外的一种方式为法国和法国人民服务。”文章称,希拉克还表示,自己不是一个生活在怀旧情绪中的人,在离开政坛后,将会有另外的生活在等待他。

(来源:《环球时报》2007-03-12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