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近日,EMC大中华区一高级女秘书面对总裁在邮件中语气生硬的责备还以措辞激烈的回信,坚称自己正确、指斥上司无权干涉其私人时间。这起原本属于企业内部事务的事件,却因牵涉“老外和中国员工的文化障碍”,数天内成为全国各大城市众多外企员工乃至网络等媒体竞相谈论的热点话题(4月26日《新快报》)。
女秘书与总裁之间冲突,从网络上熟悉外企内部情形和知晓EMC大中华区总裁个人“风格”的网友发言中,我们不难推测其背后存在诸多复杂情形。诚如EMC公司某职员在论坛上说:“以一个总裁秘书的职业素养,不可能毫无背景就突然用中文回复这样尖锐的邮件。”但如果将这一个体性事件遽然上升到中外“文化冲突”的高度,欲图召唤起那种狭隘而虚妄的民族主义幽灵,亦彰显出在当今中国正日渐融入全球化时代,国人心理区域某些敏感和脆弱之处。
其实,以笔者看来,女秘书的信件之所以在外企白领中迹近疯狂的传播和受到大众传媒的热炒,非关“文化冲突”,而是有着非常实在的现实和思想根源:
首先是当下公司时代所产生的集体压抑。忙碌的工作、竞争的压力、西方式的管理方式和企业内部森严的科层等级制度,给就职于跨国公司的众多中国员工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但生活是实在的,薪水、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以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们不得不强压聚累于内心深处的焦虑甚或有些怨恨的情绪,屈从于资方意志。EMC高级女秘书的反抗信,对于众多外企白领来说,无疑具有嘉年华的象征意义,让他们在阅读和谈论中得到了一种“精神胜利”的快慰。正如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所说:“每个转发邮件的人内心都喜欢,仿佛骂的是自己的老板。”
其次是这一事件具备了流行故事所必要的元素。无论是知名跨国公司、高级女秘书,还是其中浸透的“弱者”对强权的无畏抗争,都带有那么一点浪漫传奇的味道,与中国传统的文学范式和阅读心理几乎不谋而合。
在粗通英文的笔者看来,EMC总裁的信件原文,不过是一个上司对下属的命令,以我等局外人观之,至多有些专横的味道。媒体特意标出“英文原信比中文译文激烈得多”。借此勾引大众阅读,不惜以莫须有的噱头引领大众思维,不仅与媒体追求报道客观性的属性不符,更有滥用媒体自身的社会功能之嫌。
然而,EMC的“邮件事件”也确实揭露了当前中国企业内部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即如何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利与个人尊严。正是因为工会组织的缺席,劳动执法和维权程序尚欠完善,造成了老板的专横和企业员工的委曲求全,这不仅是在华跨国企业的问题,国内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要让这个新近荣膺“史上最牛女秘书”称号的女士真的牛起来,不至于因维护个人权益和尊严面临着失去饭碗甚至“我已经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我们需要的是自身切实的法律和制度建设,而非“文化冲突”这种避实就虚的自我慰解。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