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新孝—投身内蒙古边疆30年奉献西部基础教育
他来自内蒙古边疆地区一个叫做“天上”的地方,他曾和大家一样风华正茂,有着青春和梦想;但是他在当地高中毕业之后,在家乡一人一校一干就是三十二年。这就是内蒙古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罗营子村天上队小学李新孝老师。
三十多年来,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夏天,风大雨急,简陋的茅草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把自己新婚不久、还贴着“喜”字的新房腾出来当作教室。
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个多月积雪不化,薄薄土坯墙围城的教室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他把学生们带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课。这个在世俗眼里也许有点傻的厚道的“守护人”,32年总共收获了300多名学生。村民们把他当作命运的吉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改变了天上队的命运——李新孝事迹介绍】
罗营子村天上队位于海拔1500多米处,是喀喇沁旗有人居住的最高地方。1952~1972年,当地教育部门给天上队小学先后安排了12位老师,但是由于这里偏僻荒凉、条件艰苦,他们纷纷离去。1973年,初中毕业的李新孝成了当时村里面最有文化的年轻人,看到学校里没有老师,他放弃了上高中继续读书的机会……
6、王文福—麻风病村小学惟一的代课老师
46年前,100多名患麻风病的村民被集中在这里治疗,从此与世隔绝。
46年过去了,小山村早已解除隔离,但是恐怖却在人们心理铸成了比山更难逾越的障碍。山民们从不造访这里,远远避开这里走路,在他们心里,这里仍然是麻风病村。
随着麻风病人的子女逐渐长大,1986年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大营盘小学。由于没有老师愿意来麻风村教书,大营盘小学一直是开开停停。1987年,王文福来到这个学校担任代课老师。王文福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他的学生都是彝族孩子,听不懂汉语,王文福也听不懂彝语。第一节课,王文福是以唱歌开始的。
就这样,王文福留了下来,留在了无人愿去的麻风村,这一留,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来,他先后教过400多名学生,现在,这些当年的学生依然还能记得王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歌。
今年九月,王文福的女儿从师专毕业,也来到大营盘小学教书。
【“麻风村”里的烦恼和幸福——王文福事迹介绍】
18年前,31岁的王文福成为一所麻风病村小学惟一的代课老师。他教授的学生全部是麻风病患者的后代,在世人的歧视与冷眼中,王文福含辛茹苦,努力实践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承诺……
7、王文胜—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环保狂人”
王文胜,36岁,河南省获嘉县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致力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达8年之久,被人称作“环保狂人”。
他一度抵押了自家的房子,背上数万元的债务,自费走遍全国10多个省和直辖市,做了200多场关于环保教育的演讲。
如今,山东、福建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而王文胜这位孤独的环保狂人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
【我就是“环保狂人”——王文胜事迹介绍】
记者:八年来,你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宣讲和实践中,是不是背离了教师的职责?王: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教书育人,我做这件事,立足点就是自己是一位教师,一位敢说真话的老师,我的工作从来没有离开学生。记者:现在已有媒体称你为“环保狂人”,你对这个称呼怎么看?王:很满意这个称号。狂,有力挽狂澜的意思。给别人威慑力,这样,别人就不会瞧不起我的想法……
8、房锋生—1人承揽所有课程的山村残疾教师
房锋生,虽然没有像正常人一样健全的身躯,却有着比健全人更为博大而无私的胸怀。一个人给100多个孩子上课,一个老师担任一至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政治、美术、体育5门功课的教学工作,而其平均月工资不足百元,就这样,他拖着残疾的身躯工作了17年。他的努力让当地政府感动不已,他终于被转正。神话传说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为老百姓做尽善事。
【残疾代课老师“张果老”——房锋生事迹介绍】
房锋生的家乡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座落在一个海拔2500米的陡峭、荒凉的高山上,这是一个干旱贫穷、靠天吃饭的小山村,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是北山人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道路。1965年,国家在村里建起一所全日制小学,但陡而滑的羊肠小道让人望而生畏,调来的老师来一个、走一个,学校是办一阵、停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