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峰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政府的表态会让热钱变凉

[ 2004-03-04 12:49 ]

 

对于"热钱投机中国"的话题,受到了中国大众的关切。美国美中金融家协会副会长黄海峰博士向记者表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让这些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失望,中央政府的明确表态十分重要。

*** 热钱套利企图落空

黄海峰博士向记者表示,此次央行的表态说明中国政府已充分预估到热钱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和央行已先后明确表态"人民币不升值",并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纾解升值压力,这使那些以"套利"为目的的热钱企图落空。

黄海峰认为,周小川的讲话指明了西方的一些错误认识,即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份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低估的人民币,而是因为制造业从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中国,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的开放。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并不能改变中国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更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如果真的升值15%-40%,大批在中国设有全资制造基地的跨国企业肯定会蒙受经济损失,而这其中许多都是美国和日本公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范建军博士认为,头一天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热钱投机失败的可能性很大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姿态,就是要告诉人们,人民币不会升值,中国将保持稳定的汇率,保证充足的结汇。

*** 三条渠道涌进热钱

范建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QFII,二是通过外贸的形式做差价,三是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国家不可能把热钱完全堵在境外,"范建军说,"热钱进入,说明对人民币升值有预期,并在客观上造成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的困难。央行决策层的态度,实际上是在改变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黄海峰则表示,投机是热钱最大的特性,获利是热钱惟一的目的,一旦它获利后会伺机撤出,留下的将是难以化解的泡沫,日本、东南亚、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外资在一段时期内的集中流入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竞争力下降,这可以说是中国的"前车之鉴"。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国际化的外资投资制度,则可以避免发生类似泰国的金融风暴,因外资落跑而冲击我国的股市和汇市。

黄海峰称,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正在经受热钱大量进入的严峻考验。现在已经有不少国际投机者通过各种非正规手段将资金转移到国内,他们将这些资金在国内兑换成人民币,购买一些商品,特别是房地产商品。这些国际投机者显然是期待用舆论的压力,来逼迫中国政府调整人民币汇率,让自己手中的资产升值。

*** 三大措施应对热钱

"当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范建军称,首先相关部门会采取相应措施阻止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境内。目前可以或已经采取的措施有三种。一是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回笼货币。其次是,央行已经在上个月将法定准备金率由6%调高到7%,锁定了1500亿基础货币。第三个办法是,外汇管理局采取的一些间接性措施,比如刚刚出台的公民出境购汇限额提高、允许企业或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外汇账户等措施,这样都可以分流央行的结汇压力。

黄海峰则提出了6个基本措施。首先是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开和人民币逐步走向市场化,目前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由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外汇市场的供求也会更多地体现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以外的外汇供求,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将逐步过渡到经常项目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特别是资本流动的情况。其次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第三,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第四是政府应适当建立防范机制,开发避险工具、教育投资者、监视交易情况,克服重视资本流出、忽视资本流入的倾向。第五是中国急需完善现行外汇监控机制,控制外汇过度流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第六,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严密的监控机制,防范热钱的进出。

黄海峰认为,目前中国需要重申对开放资本项目和实现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的长期承诺。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而言,不适合现在进行人民币升值。(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