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多少年来,左派(翼)和右派(翼)这两个概念一直困绕着中国人的思维。它如何被用在国内政治上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姑且不说,单以用它们来划分西方政坛而论,似乎越左的政党离社会主义越近,越右的政党离社会主义越远;越左的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就越好,越右的政府对美国就越亲。近日,人们对德国和波兰的大选最终结果倍加关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对于德国,人们担心右翼的联盟党人士默克尔成为总理之后,德国将会出现一个亲美的右翼政府,不仅德国甚至连欧洲都可能向右转。对于波兰,随着法律与公正党总统候选人卡钦斯基在大选中获胜,波兰也将由右翼主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不禁对德国、波兰同中国关系的未来走向担心起来,认为它们对华政策会变得强硬或冷淡。
其实,这样的担心既没必要也没用处,因为我们的任何但心也不可能左右别人的政治。然而,这还是表面的原因。从更深层次上看,西方的左右两翼或者左中右等几翼实际上都是平衡政治的不同法码,所谓西方的民主政治,说穿了也是不同政党或政党集团之间的平衡,失去这种平衡就变成了独裁统治。不过,既然是相互平衡,那作用力往往是相反的。所以,人们会看到朝野各政党或者政党集团之间相互攻击,时常会有“凡是对手反对的自己就拥护,凡是对手拥护的自己的反对”现象。此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野者多半也会以当政者的失误为镜子,用以校正自己的言行,因而在形式上也表现为与对手“对着干”。当政的与在野的换位后,相同的情况依然如故。但是,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左还是右的执政理念都会受一种不变的因素来左右,那就是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它们可以上台之前说一套,上台之后再另做一套。竞选时可以是雷鸣电闪,而执政时则多半为晴空万里,直到下轮竞选开始。所以,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变的多半是政坛的你来我往,不变的并且日益完善的却主要是政治建制。
至于说大选对外交关系的影响,不能说没有,但也不能夸大。德国、波兰对中国怎么样,对美国怎么样,主要不取决于执政的是左派还是右派,而在于这些国家的利益需要。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美国总统大选时,对华政策时常被拿来说事。两位候选人总是一个态度柔些,另一个硬些。可是,即使对华态度不好的人当选,他也不得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来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再如,乌克兰的尤先科在“橙色革命”中成为总统后,并没有像国际社会普遍预料的那样迅速倒向西方,与俄罗斯交恶,相反如今与俄罗斯的关系似乎越走越近。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新当政者可以对前任的政策做出某种程度上的微调,绝不会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另外,还有两点应当关注。第一,随着社会各方面越来越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面临的共性问题越来越多,西方政坛上的左(中)右各派的言行日益呈现出趋中化的倾向,除了个别极端的政党之外,多数政党都是右派不右,左派不左,趋向中间,于是才使得了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大行其道。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单凭政治、经济和外交主张,已经很难分出谁是左派,谁是中派,谁是右派了。第二,从方位上说,左右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中国人常常习惯于以我为定位点,合意者为左,不合意者是右,亲近者为左,不亲近者为右。可是,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自己也在变化着方位,再加上有开左灯向右驶和开右灯向左驶的现象,有时就弄不清底到谁是左派、谁是右派了。
由此看来,西方政坛,不易以左右而观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孔寒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