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鹏专栏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年后的中日关系会是什么样?谁能告诉我?” 即将赴日制作《岩松看日本》专题节目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这样问道。或许下面一个事例能够间接的回答这个问题。
在2006年日本东京召开的由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学术各界参加的一个论坛上,日本一位资深媒体人在发言中坦率地表示,对在中国能够进行公开的舆论调查感到惊讶。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中国还依然等同于一个非开放性的国家,是不可能允许进行这样的调查的。一个日本知识阶层的人士尚对中国存在如此误解,大众层面相互了解的程度就更可以想见了。
一项近两年在中日两国一直在做的同步舆论调查显示,90%左右的中日民众没有到过对方国家,没有接触过对方国家的人。在日本人眼中,“党员”和“政治家”依然是他们对中国职业的基本认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很显然,对于中国近20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日本民众缺乏了解。而同样,中方问卷的数据亦显示,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的了解也是片面和有限的。
因此,问题其实不在于一年以后的中日关系会是怎样?在这样一个缺乏相互认知的基础上,一年后的中日关系会是怎么样很难说明什么问题。作为最受国民感情影响的国家间关系,缺乏国民相互认识的中日关系,即便一年后平静如水或温暖如春,又有什么基础能保证它持久呢?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时上海的欢迎民众约有5到10万人,而同样的数字出现在2005年的涉日游行中。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如同蹦极一样的变化在中日关系中已经并不乏见。
当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开始的1937年和中日关系正常化的1972年交汇在2007年的时候,中日之间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中国和日本的形象在对方眼中变得真实和清晰。这一点,对于中日关系来说,无论是对眼前还是对长远,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衣带水的近邻,是我们自小从教科书了解到的对中日关系的描述。但是,地理上的接近并未带来认知上的了解。在文化、历史与利益上如此交错的两个国家,在信息交流已经如此通畅的时代,依然在相互认知上存在如此之大的鸿沟,颇为值得玩味。不少人将此归因于媒体责任的缺失。有日本学者评价说:“与其说媒体是促进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赖,倒不如说是放大了两个国家的误解”。然而实际原因并不如此简单。以央视的这个专题为例,其涵盖面从漫画、老人社会、历史观、东京交通、电玩等等,不可谓不广。它能够给中国人展现一个现代的日本社会,但它依然无法让中国人真正了解日本。因为它描述与展现的只是这个国家的表层,而非国民性和日本社会深层的逻辑结构。事实上,尽管后者显得深奥,但实际上最终往往是通过几个抽象的国家形象概念被表述出来,就像当年本尼迪克用“菊花”与“刀”来形容日本人性格的两面性一样。中日之间认识缺失的问题就在于,尽管几十年中,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但目前还没有出现新的国家形象概念能够表明中日两国的现实状况,能够取代已经陈旧的集体意识。封闭与落后,军国主义依然充斥着各自国民的脑海。
而随着中国和日本的发展,双方之间的真实和清晰已经不仅仅是指国民性认识,还应该包括对对方国家战略认识的清晰。一个调查显示出的数据表明,当前是中国人担心日本走向军国主义,而日本人则担心中国走向霸权主义。相信两国各自的国民都会认为对方的担心实数多余。2006年,现任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的中川秀直提出了在亚洲已经面临从未有过的中日两国强强并立时代到来的论断。06年底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对于中日关系来说都是有战略意味的。双方已经开始在新的国家力量对比下,在新的亚洲和世界环境下,寻求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战略互惠关系的具体内容,各自的亚洲战略和全球战略,以及双方对于彼此国家战略的解读都依然模糊。
一千多年前,开创日本律宗的中国唐代鉴真和尚回答日本的僧学恳请其东渡时,说日本是有缘之国,随即应允。有缘意义深刻。他是指日本与佛法有缘,也指中日之间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上的缘分。时值今日,也许是到了中日共同为双方国家战略上的“缘分”写下新注解的时候了。(周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