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式的暧昧
[ 2007-06-15 08:50 ]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模糊不清”也是一种战术,在力量不够、局势不那么明朗的时候,没有必要亮剑,保持一种模糊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日语称这种模糊不清为“暧昧”。不过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需要暧昧,换个地方,就可以脱去暧昧道出真言。

作为日本第一个战后出生的首相,安倍晋三在老资格国会议员面前显得岁数年轻了一些,但这不是主要的,更大的原因是安倍从政的时间比与他同岁的人也要短许多,虽然也是一直在政界活动过来的,但安倍晋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政治家安倍晋太郎的秘书,等他在1993年出道成为一名政治家时,同岁议员已经有过几次当选的经验了。在自民党内,按当选次数论资排辈,安倍晋三只当选过5次,属于中字辈,能当个大臣就很不错了,但现在他是首相,说话要暧昧一些,不能太张扬。暧昧成为安倍政权的一大特点。

安倍在内政上若要超越他的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似乎有诸多的困难。日本国内经济问题堆积如山,小泉前首相选择了一个解决起来比较容易的邮政改革问题,拿出破釜沉舟的坚强意志,从事了这项改革,在政治上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到了安倍坐上首相宝座以后,这样的能简单取胜的经济课题已经不多。日本人口只有1亿2000万,但现在竟然有5000万件年金(养老金)问题需要处理,基本上是有点岁数的人都受到了牵联,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不是件容易的事。而7月的选举,很有可能让安倍政权在这个问题上遭受挫折。

小泉前首相留给安倍首相的是日本在亚洲外交上的巨大困难:朝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与韩国在领土问题上尖锐对立,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市民的反感。安倍晋三是自民党内最保守的政治家之一,他在难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情况下,选择了首先在外交上取得突破,建立威信的策略。于是采用暧昧的形式,暂时收起了往日的保守言论,更多地要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与邻国结好的姿态。特别是安倍上任后首先访问中国韩国,让安倍首相重视亚洲的形象表现得更加突出了一些。

当然,日本国内的保守舆论对这样的安倍是很不满意的。安倍需要照顾保守言论,重要的是安倍本人与保守言论在心理上的距离更近,除了外交策略的“暧昧”以外,他也需要说一些真心话。

机会终于来了。据2007年6月14日《产经新闻》报道,八国集团峰会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期间,就是否邀请中国参加明年在日本的峰会问题,安倍与德国东道主默克尔进行了探讨。当时默克尔问安倍是否应该让中国正式参加峰会,安倍明确地回答说:“日本不同意。”他接着讲了三点理由:第一,中国军费不透明,连续19年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第二,中国默认了在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在支援苏丹政府;第三,中国不遵守国际准则。

安倍首相一反常态,从德国传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要在意识形态方面摆出与中国对峙的鲜明态势。军费、苏丹、国际准则等等问题,并不是2006年10月安倍访华以后才有的,但在中国,没有任何人听安倍讲过一句类似的话,但到了德国怎么就听不见安倍说一句对中日关系有点建设性的话了呢?

安倍式的暧昧是在掩饰一种内心的真意,在德国的一番话,才出自安倍的真心。

(陈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