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总是黑的?
[ 2007-06-19 11:20 ]

曾经有商人云:天下唯女子与小人的钱好赚也——这里的小人不是对某些有人品问题的人的简称,而是真正的小人:孩子。其实,该商人说的不对,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里可能是这两种人的钱好赚,在其他的地方比这个钱更好赚的项目有的是。比如医药行业。

《南方日报》报道,在今年三月初的国家药监局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血液制品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假冒人血白蛋白。这种药据说是从健康人的静脉血中提取,在临床中一般使用于危重病人以增强抗体,所以人血白蛋白又称为“救命药”。而发现的时候已经有1554瓶已经用在了患者身上。假药里基本不含人血白蛋白,所以,即使无菌无害、卫生达标,也比生理盐水的效果好不到那里去。

对于这种行为的道德谴责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早在几个月之前,广州进行药品进货的时候,就有药厂代表声称:反正人都要死了,留着那些钱也没什么用。言下之意,就是患者在该死之余,还应该把他的积蓄拿出来让药厂去花。对有这样思想方式的人,道德谴责应该没什么用,趁早按照他这种逻辑,让这种人上吊是正经。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应该再对任何人的道德水准做任何期待,应该不谈道德而谈谈技术。按照新闻的说法,这次事件是私人伪造假证,通过非正式的销售渠道流入市场的。而相对应的,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向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派驻厂监督员、把血液制品逐项纳入批签发、以及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的“检疫期”制度等措施。

在我看来,这些方式不能说没有用,而是不知道能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如果我的常识没错的话,不论是往药厂派人,还是纳入批签发,都是针对的正规的生产厂家。老实说,虽然我个人并不看好某些人的道德水准,但正规的厂家是长期经营的,一般不会做这么绝自己路的事。

你看,这事就很奇怪了。明明是私人伪造证件、通过非正常的销售渠道流入市场的,结果所有的措施都是检查正规的生产厂与渠道。这倒让我想起个脑筋急转弯的故事:某日,有人熬了一锅汤,然后盛出一勺一尝,盐放少了。结果他就接着放盐,最后汤跟海水都一个味道了,他还是尝着不咸。答案很简单:他始终在尝最开始盛出来的那勺汤。这个故事与上述措施有一点相同,都是检查的不是地方。

我们都知道,想把所有非法渠道堵死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可以的话,成本也高得无法承受。唯一能最大限度保证药品安全的,只能是掐住最后使用者这一关:医院。只要医院能够坚持从正规的渠道进货,前面任何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这种最简单的道理与逻辑,即使我这种外行都是明白的,但这些外行能明白的事情,内行却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我们知道,造假药当然是为了利益、暴利,而从正规渠道进货,医院的利润多少大家都心里有数。所以,都是有关于利益的事,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种利益链条我们当然是可以理解了,就怕那些装在瓶子里的药的成分,还是件我们始终不能理解的事。

(姚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