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既要作狐狸,也要作狮子!
[ 2007-07-24 15:35 ]
最近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看上去似乎正在为“中国制造”所困扰。一方面,从美国国会到一些利益集团都在抱怨“中国制造”带来的“麻烦”和冲击,另一方面,也很少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份难分难舍的关系。

这也是一个让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感到有趣的时期。

曾几何时,在许多美国人争论着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时,一些学者也在担心这将影响到中美关系,但华盛顿的分析家斯蒂芬·里克特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了问题背后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上个世纪60、70年代或者80年代,你问一位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的人,2003年他对中国最大的担忧是什么,而你表示可能是中国稍微被低估的货币,那别人肯定认为你发疯了。”

而在美国大豆协会的办公楼里,亚洲营销经理彼·桑顿则会这样告诉你,“有两样东西左右着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行情:天气和中国”。美国农场主一半以上的大豆和豆制品供出口,尽管当时中国的检疫隔离措施让美国人感到很头疼,但农场主不得不承认,中国仍然是他们最大的买主。

这也印证了一位企业家所的话说,“比起中国,世界其他任何机会都是苍白的。”理性地看待美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发出的有关“中国制造”的噪音和不满的言辞,你会发现,这其中富含着更多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和利益的渴望,而这也正是“利益攸关者”理念提出并被接受的一个关键原因。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对于“中国制造”的许多负面报道和批评言论,既反映出一些局部利益的诉求,也弥漫着“攻心战”的味道。通过对古老也便更具传承性的中国文化的研究,一些人发现,中华民族是喜欢自省的民族,出现问题或矛盾,常常会习惯于先考虑是自己哪里错了,是不是哪件事对不起人家了,或者是哪里让人不舒服了。总之,要求自己多于要求别人。

这是美德,也是一种胸怀,但在国际事务中,这却常常会被人利用。在人民币被美国人和日本人“围攻”和“声讨”时,一些年轻的中国学者也曾提起,为什么不问问日本和美国,他们对日元和美元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应世界人民的要求多一些自省,多一些忍痛割爱,多一些文明礼让?

而今,在美国国会在大做贸易逆差、“中国制造”文章时,连德国媒体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它提醒说,人们在讨论中几乎没考虑到下述正确的论点,即美国人没被强迫购买中国生产的廉价T恤、鞋、电视机或家具,而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产品性价比的吸引。 理性地说,把中国作为一个普通的崛起力量,而不是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威胁并采取破坏性的保护主义措施,将更有可能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和谐。 夸大“中国制造”的问题,似乎无助于美国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这是一个需要既作老师,又作学生的时代。在国际事务中,一个发展有力的国家,一个有着广泛的世界利益的国家,需要保持一种“师道尊严”,不能被动而无奈地成为他人的靶子和“替罪羊”,尽管在自我发展中,也要有一种学生般的谦虚和好学态度。体现在“中国制造”问题上,就是不能一味被动地防守,任人“妖魔化”,同时,也要用心地考虑,如何能够系统化地塑造“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外表如狮子般强悍,内里则要有狐狸的智慧。

这还是一个没有人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时代。过去几年中国在外交上的成就表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明智之举。在美国国会高举惩罚性法案“大棒”时,一些中国公司则不以为然地表示,他们已经转向多元化策略,比如向欧盟和非洲进军。而惩罚性法案,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不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它不仅会使美中贸易量减少,还会减少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而“中国机会”,真的有人舍得弃之不顾吗?

(张国庆)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