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日关系全面回暖
[ 2007-12-27 14:17 ]

12月25日,即将访华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东京首相官邸接受新华社等3家中国驻日媒体的专访。福田表示,希望进一步推动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使明年成为日中关系取得飞跃发展的一年,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年前,即2007年即将来临之际,人们在期待中日关系继续改善的同时,也曾带有一丝隐忧。毕竟,这一年既是两国邦交正常化35周年,又是日本发动“七七事变”70周年的特定年份,中日关系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双方面对的共同课题是:如何把纪念邦交正常化和总结历史教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真正体现到未来两国关系当中。

时下,当2007年即将结束之时,关注中日关系发展的人们得到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因为,中日关系已经全面回暖,两国政府和民众克服困难走到了互惠合作的新起点上。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应邀访日,实现了“融冰之旅”,标志着中日高层互访恢复正常。此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又分别在国际会议上与安倍首相及接任的福田首相进行了多次会晤,围绕双边与多边问题的对话得到进一步深化,推动两国初步形成新的战略合作框架与内涵。

随着政治关系改善,因“历史问题”延宕多年的军事、防务交流也快速展开。夏秋之间,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正式访问日本,带动了人民海军军舰首次访日,中日安全对话和军事交流得到实质性进展。这种“铸剑为犁”的交流为本年中日关系的改善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年底举行的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更成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里程碑。此外,2007年作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通过体育文化这种“心灵的交流”,将增强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感情落到实处。

那么,过去的2007年中的中日关系是否就是一片莺歌燕舞呢?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国家关系改善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依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日本政治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有可能恶化中日关系的因素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中日两国社会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不同认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以东海问题为例,“共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已成为中日两国的共识,积极开展能源合作,则将为磋商解决问题创造良好政治氛围。同样,中日能否共同启动其它重大经济合作项目,也将是考验新型合作关系的重要试金石。

福田康夫首相及其政府改变了过去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做法,这一转变使中国方面多年努力倡导的友好合作成为现实。在2007年即将结束之时,福田康夫首相最终决定在年内访问中国。日本方面还传来消息,福田将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期间商谈“解决沙尘暴和扬子江水质问题”。笔者闻听此言,不禁为之欣喜,中日共同解决长江水质问题的确不失为发展两国关系的良策。过去,人们常用“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来比喻精品或顶级的美好事物。历史上茶与茶文化从中国传播到日本,衍生出今天独具特色的日本式茶道文化;今后如能利用日本的环保技术改善长江水质,则又是现代中日关系互惠合作的佳话。我想告诉日本朋友,你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一定会比研发导弹防御体系给自己和亚洲赢得更多的和平与繁荣。(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洪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