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支持多边主义,塑造多极世界。把这个理念投射于太空,就是打破美、俄两家垄断的载人航天技术,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有机会进入太空,分享人类科技的成果。避免“殖民地历史”的悲剧在太空重演……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随着一声轰隆巨响,神舟7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未来的三天时间里,神舟7号还将进行历史性的宇航员出舱行走。如果一切顺利,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不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将极大提升中国在国际太空俱乐部中的地位,“太空政治”的世界地图因中国而出现了新的变数!
太空历来是大国的角力场。冷战时期,苏美两强出于展示国力,宣传各自意识形态的优越性的需要,曾展开从登月到空间站、从航天飞机到星球大战的一系列太空竞赛。
虽然联合国于1967年提出的《外层空间条约》开宗明义地指出,“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但这种“共同利益”条款事实上并无约束力。外层空间没有原住民,谁能在最具战略地位的轨道或天体上保持长期的存在,谁就是事实上的“原住民”。这一点与人类对南北极的开发相似。美国在地理位置绝佳的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后,没有国家能在相同位置再次建站。而且,这并不违反《南极公约》。这就是太空资源“先到先占”的原则。
所以,为了保证本国力量在近地轨道的长期存在,苏美先后发射了“礼炮”号、“天空实验室”和“和平”号空间站,保证自己的设备与人员长期留存于近地轨道。现在,美俄牵头的国际空间站已吸纳了16个国家参与,不难看出,参与国都是美国的外交盟友或化干戈为玉帛的往日敌手。如同古代中国人认为古代星座与天下州郡一一对应一样,在21世纪,天上的人造星座再次成了地面政治格局的投影。当各地区性大国纷纷推出自己的探月计划乃至载人航天蓝图时,太空政治版图的色彩日益纷乱。惟有实力才能规范各国在太空的力量范围。
作为集多种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活动,载人航天反映了从事该活动的国家的科技实力、工业水平、军事潜力乃至国民动员能力。载人航天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力量的体现,它必然要为国家战略服务。也就是说,太空中的合作或对抗是地面上国家关系的延伸。
神七项目的成功,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俄主导太空的格局,同时,为美俄长达几十年的“既相互堤防又相互合作学习”的博弈添加重要的变量。至少,对美国而言,因航天飞机事故频繁而一再拖延的国际空间站建设项目,将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有能力通过载人飞船帮助美国继续国际空间站建设的伙伴。从而不必在现实中的国际关系中,因为太空合作的需要,而对越来越不安分的俄罗斯投鼠忌器。虽然这只是推测,但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类似的三国博弈事例不胜枚举。
对中国自身而言,载人航天及其衍生品能够提升国家制造业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国民凝聚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
更进一步来看,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支持多边主义,塑造多极世界。把这个理念投射于太空,就是打破美、俄两家垄断的载人航天技术,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有机会进入太空,分享人类科技的成果。避免“殖民地历史”的悲剧在太空重演。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也不会放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06年中国的航天》语)。全球化的世界必然导致全球化的航天事业。闭关锁国已被证明是死路一条,太空竞赛更会导致两败俱伤,合作共赢才能维系和平与发展。载人航天作为军事色彩最弱,象征意义最强的航天领域,将有希望肩负起推动“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60年代,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太空成就,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概念的提出者,科学作家阿瑟·克拉克警告西方世界说,如果苏联人先登上月球,“他们就将赢得太阳系,他们的声音就将代表未来,……也有资格代表未来”。结果是美国人登上了月球。纵观今日世界,从外交到武力,从科技到文化,美国都是最大的输出国。但是谁的发展模式有资格代表人类的未来?目前来看,美国的太空战略从目标到政策体制,都取得了相当的优势,而前苏联为代表的另一种太空科技体制则在社会达尔文式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以史为鉴,国人不应简单的由价值观的偏好主导自己的观察和学习,唯有深入探究美国等太空科技发达国家的体制优势,加强对外合作沟通,建设一个更开放的社会化科技产业平台,才能更好的发展未来的中国太空战略。从输出低端产品到输出高科技产品,直至通过建构真正的国家软实力输出我们的价值观,这样的和平崛起之路,可能才是中国的希望,世界的期待。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