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现在轮到听奥巴马的了
[ 2008-11-13 09:14 ]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文章:据CNN报道,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支持率又创新低,由上月底的28%降至可怜的24%。

布什之所以即将卸任还如此不受待见,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把经济搞砸了:在他的任上,“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并正实实在在地危及千百万美国企业、美国家庭的生计和利益。正因如此,当选总统奥巴马才得以一路高歌,直入白宫,他反复吟唱的歌名自然是《美国经济,不要再听布什的》。

奥巴马成功了,被危机弄得焦头烂额、火冒三丈的美国人当然不想再听布什的,于是他们把高唱反布什之歌的奥巴马送进了白宫。现在,他们要听奥巴马的经济之歌了。

迄今为止,尚未接任的奥巴马并未在当选后提出系统的经济纲领,但通过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和私下吹风,人们还是不难摸索到《奥巴马经济之歌》的主旋律脉络。

首先自然是继续反布什。

正如民主党众议员范霍伦所分析的,高呼“变革”口号并以此得益的奥巴马,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证明自己的确是要变革的,而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批准布什否决过的法案”,比如扩大对再生能源利用的鼓励,以及减少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

其次是解决燃眉之急,并力图解决布什所未能解决的一些老大难问题。

首先是刺激经济和金融的措施。奥巴马本人在8日的电台讲话,以及其刚刚指定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对英国《金融时报》的谈话中都指出,为中产阶级家庭减税、创造投资和就业机会、向困难家庭提供帮助等,都将是新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而新政府的应对之策,则是采用“重磅”刺激手段,即把短期经济刺激方案与大型公共投资结合,以提高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当务之急则是尽快向濒临危局的美国汽车产业提供援助,避免这个创造众多就业机会的支柱产业破产。

此外,他还必须兑现竞选时的许多承诺。

这些承诺五花八门,包括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逼迫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可替代能源、投资600亿到1100亿美元为美国人提供全面医疗保险等等。

问题在于,这些构成《奥巴马经济之歌》的音乐章节,彼此间往往相互干扰,互相矛盾。

比如他曾严厉抨击布什的高负债、高赤字经济模式,誓言要减少赤字,可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磅”刺激手段,若要全面推广,势必将令赤字继续扩大;如果不能推广,则“变革”将成为一句空谈。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重磅”刺激手段最重要的一环,是推出众多大型公共投资项目,而当年正是同为民主党的克林顿政府,出于减少赤字的考虑,将众多这类项目推迟实施。

再如他为了“反布什”,可能强行通过“减排”法案,而这一法案一旦实施,必将令连受重创的美国汽车产业雪上加霜。这不仅将遭到强大阻力,也恰和他8日所发出的“美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尽快由政府提供援助的呼吁自相矛盾。

更耐人寻味的是,号称“变革”的奥巴马,迄今所推出的经济主管人选,却很难看出多少“变革”色彩来:他在伊利诺伊州时的同事、未来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是克林顿时代的高级幕僚;两位热门财长人选、花旗集团主席鲁宾和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都曾先后出任过克林顿政府的财长;甚至领衔“3人小组”、负责组阁事务的波德斯塔,也曾在克林顿时代出任过白宫办公厅主任。这些人虽然都有处理经济和金融危机的经验和阅历,但不免暮气沉沉,和“变革”颇不合拍,更何况,许多分析人士都指出,布什时代的经济和金融问题,很多早在克林顿时代就埋下祸根,而这些“老面孔、新阁员”对此很难撇清。

据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国10月失业率高达6.5%,创1994年3月以来新高,就业人员平均时薪升幅仅0.2%;10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降至1982年经济衰退以来最低水平,汽车销售降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最低点;9月份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下降4.6%,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下降3.7%。据高盛的最新估计,失业率可能在明年年底之前升至8.5%,GDP增长率也将再度探底。显然,奥巴马时代第一年的美国经济,其黯淡程度恐将远远超过布什时代的最后一年。

当奥巴马站在白宫门外指点江山时,他只需对《布什经济之歌》大唱反调,就可以赢来如潮欢呼和一边倒的支持。可如今白宫即将成为他的“主场”,轮到由他领唱了。从目前的情形看,奥巴马必须在经济战略导向上尽快明朗化,究竟是以激进的“重磅”刺激,不惜赤字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还是先稳住阵脚,改变赤字经济为上策;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以确保就业率,还是继续强推全球化和自由化,以抵抗法、德等国对美国金融霸权的挑战;是不惜一切推行“变革”,还是宁可食言也要走稳健务实的经济路线,这些都必须尽快给出明确的答案。

奥巴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不论其给出怎样的答案,都必将听到不少刺耳的嘘声和反调。即将踏入白宫的他必须认识到,做布什时代的继任人,将远比做布什时代的“掘墓人”难得多,道理很简单:发出嘘声,总是比唱出主旋律容易百倍、千倍。

(陶短房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