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奥巴马的关注重心
[ 2008-11-28 14:31 ]

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提名彼得·欧尔萨格(左)出任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欧尔萨格现年39岁,现任美国国会预算局局长。新华社/路透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前段时间,笔者曾问一位华盛顿资深学者,中国发展那么快,研究中国应该是美国智库最热门外交研究课题了吧?这位专家直摇头,说在美国,中国研究还远远不及欧洲、俄罗斯、中东等问题的研究,甚至还不如拉美研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美国战略地位中的现状,也反映了当前中美之间由于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产生的观感落差。

从一年多前的候选人初选到现在奥巴马的胜出,中国人始终很关心美国总统大选。归根到底,中国人关心的是“新总统对中国好不好?”这隐含的前提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变化总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假设这场选举发生在某个小国,甚至是中等强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关心了。

但是,美国总统是美国人民来选的。在选择时,美国人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国内问题,“对中国好不好”恐怕不是主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美国总统也主要对本国选民关注的问题负责,一般而言,外交不会成为新总统的首要施政议程。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职之后,如果没有发生类似“9·11”这样的突发事件的话,排在奥巴马议事日程上的首先是如何稳定金融体系,其次是伊战,再次应该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然后还有竞选中承诺的减税……即便在外交议程中,中国的排位通常也不靠前。奥巴马当选后,首先通话的外国领导人还是美国传统的盟国,中国可能不在此列。

在经济生活变得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政治生活依然是地域性,通过这种机制产生的领导人只会面向他们的选民。美国总统永远只是美国的总统,而不是全世界的领袖,奥巴马也不会例外。为了保持与现政府的距离,奥巴马没有出席有众多国家领导人参加的20国金融峰会;为了回报民主党的主要支持者,奥巴马获选后推出的第一项政策是敦促政府拿出250亿美元来拯救美国三大汽车商。这便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悖论,国家的内部政治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而其他国家的民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外部效应。

当中国媒体沸沸扬扬地猜测奥巴马对华政策走向时,美国舆论关心的是下一任财长是谁,以及奥巴马如何拯救美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美国外交的机构布局中并不存在独立的中国政策班子,中国是东亚或亚太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务院由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领导,在国防部由亚太事务助理部长帮办负责,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亚太事务资深主任掌握。

美国总统很少有凭借外交资历当选的,熟悉中国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新总统在上任之初,都很少了解中国或者根本不关心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主要由外交行政机构来制订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必指望中国会成为奥巴马关注的重心。一些网络论坛中类似于“美国费多少周折全力对付中国”的某些“阴谋论”的话语,基本上都属杞人忧天,经不起事实的验证。

总之,客观把握美国政治的规律与现实,让中国成为奥巴马关注的重心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尽管近年来中国在美国对外战略的地位也在上升,但是在美国的意识形态光谱上,中国并不是它可以依靠的“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和盟友。当然,中国要想吸引奥巴马的关注也有办法,那就是自身出问题或者给美国捣乱,而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以及“二十年战略机遇期”的国家战略目标。

(来源:环球时报 余万里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