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比尔发现电子手表停止了走动,想是电池用完了。比尔找了娜达莎。热心的女联络员答应带他到学院对面的修表店配一个。路上,比尔问她是否知道穆尔的失窃事件。姑娘说,事件发生后,院方进行了认真调查。宾馆的工作人员都感到紧张,学院内的许多人也获悉此事。娜达莎说,近年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案件,何况是发生在一个前来讲课的外国教授身上。如果手机找不回来,学院的声誉就要蒙受很大损伤。
隔着马路是一个小商业区。娜达莎带比尔走进了一家挂了一块小招牌的不起眼小店。一个前额刻着皱纹,嘴角弯落下来的白发老汉迎上前来,带着几分颤音问比尔有何需要。比尔说明来意。老汉便技巧地打开了表盖又从抽屉里取出几个小匣来,说有摩达维,也有俄国、意大利和乌克兰生产的电池,由比尔挑选。比尔问当地产品的质量如何,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回答说:
"摩达维的产品质量也不错。不过,有的人仍然相信外国货,宁愿出高价去买,那就悉听其便了。要是我,我就选择本国产品。"
"是爱国主义?"比尔问。
"谈不上,"老人笑哈哈地回答,"市场是不讲爱国主义,也不相信眼泪的,高质量才能取胜。"
比尔赞赏老人的睿智。
离开了小店,比尔问娜达莎小店也是国营的吗?她呵呵大笑,扯着比尔的衣角说道:
"他是小店老板。我们这里,大型企业都是国营的,但是许多商业性和服务性的小商店都是私营的。"
"你们就不怕资本主义泛滥?"
"只要同国计民生有关的重要企业都实实在在地掌控在国家手里,就没有危险。这就叫大集体,小自由。卡尔逊先生,你不赞成这种自由吗?"
"赞成、赞成,"比尔回答,"也许集体保证下的个人自由更可靠。恕我好奇,你们的教授是怎么看市场的?市场可怕吗?"
"市场并不可怕,卡尔逊先生,"姑娘回答,"各个时代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市场。区别是:市场的主体可以是公有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在我们这里,公有制占主导地位。这就保证了前进的方向。要知道,市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
"这话怎讲?我倒是愿意听听。"比尔没有想到这个大学生还有点哲学头脑。
"嘿!《圣经》记载,魔鬼曾试探耶稣说,如果跪拜它,它就把世间的富贵荣华都给予他,但是耶稣拒绝了。"
"你把市场看成魔鬼了!"比尔不太同意这样的比喻。
"我理解你的心情。市场是一个中性词,而'魔鬼'却有贬义,"娜达莎轻描淡写地说,"不过,市场同魔鬼一样,它可以让你繁荣富贵,也可以叫你衰败沦落。记得哲人讲过;可以雇用魔鬼来替你推磨,只是小心被它吃了!"
比尔若有所思,又同娜达莎走了几步,侧过头来问道:
"这魔鬼在你们心目中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魔鬼能把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都给你,说明它的能量。不过,它也贪婪,愿意接受你的支付。这样,双方就可以做交易,但是驾驭魔鬼,却需要很大的胆量和力量。"
"当然,这是一桩危险的交易。我不明白:你们的胆量和力量从哪里来?"
"我们的教授说了,这胆量来自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信仰,这力量就是工农大众。没有胆量,就不敢同魔鬼打交道。没有力量,就会被它吃掉!"
说着说着,比尔又走进了一家超市。门外,橱窗布置得美观大方。店内,推着购物小车的顾客来来往往,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选购商品。比尔走过了食品、化妆品和衣着三个区域,发现商品种类之多不亚于美国的中等城市,而且价格低廉。许多商品都印上"环保"的标志。娜达莎说,通不过环保检查的产品一律不能上架。比尔挑选了一件带有摩达维字样的套头毛衣。出口处,收款员只要了比尔50列伊。折算了一下,大约只有纽约1/4的价钱。回家路上,比尔问娜达莎,摩达维有通货膨胀吗?
"你是指列伊是不是越来越不值钱?"
"正是。"
"恰好相反。每隔一个时期,全国物价就下调一次。这样群众的购买力就越来越高。我祖母说,这是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