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土豆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实行内阁制的波兰总统选举原本不会显得很重要。尽管总统也是普选产生,但由于总理掌握内政、外交大权并领导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更多作为国家代表出席国际活动,是礼仪性、象征性的人物。
然而莱赫·卡钦斯基自孪生哥哥、“土豆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下台后,却将原本应是虚应故事的“总统权力”,如总理议案否决权等大棒舞动如风,使得总理图斯克推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无法落实,也使得波兰“5年内加入欧元区”的努力遭到严重阻挠,这一切迫使执政的公民纲领党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个原本不受重视的选举,派出众议院议长科瓦罗夫斯基这样的强将出战,以期志在必得,从而确保选出一名“可以与政府和总理合作”、不至于继续玩“二头政治”的新总统来。
如果不是“土豆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公民纲领党也许本无需这样兴师动众,因为不论卡钦斯基兄弟所属的“法律与公正党”派出哪一位参选,在莱赫生前,他们的支持率都远低于公民纲领党。尽管许多波兰人喜欢莱赫的清廉、坦率,但对他的固执、排他颇不以为然,更早已厌倦了总统和政府间没完没了的扯皮,厌倦了波兰在这种扯皮下“除了和美国,跟谁都不对付”的恶劣外交氛围;尽管波兰人素以民族自豪感著称,但既和西邻德国交恶,又与东邻俄罗斯龃龉,这样的日子着实没什么令人羡慕的。相比较而言,雅罗斯瓦夫的人缘比莱赫更差,因为许多波兰人认为他不如莱赫正直、坦率,却比莱赫更死板固执、更不善于和他人合作。
然而政治没有那么多如果:4月10日的一次飞机失事,让莱赫·卡钦斯基和一大批波兰精英突然辞世,也让总统选举被迫提前,尽管候选人有10名之多,但谁都知道,真正的对手只有两个:科瓦罗夫斯基和雅罗斯瓦夫。
莱赫的意外让原本并无挑战力的雅罗斯瓦夫一下平添了许多同情分,加上痛定思痛的他在大选中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温和、妥协的一面,吸引了不少中间选民的支持,据第一轮投票初步结果,科瓦罗夫斯基得票率约为46%,而雅罗斯瓦夫则为33%,由于两人得票均不过半,根据波兰选举法,他们将在7月4日举行第二轮决选。
按照许多评论家的说法,雅罗斯瓦夫能够将选举拖入第二轮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胜利。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莱赫的同情分只是一个方面,波兰在欧盟中是唯一基本未受经济衰退影响、且游离于欧元危机之外的国家,这固然可以被公民纲领党政府解释为治国有方,却更可被雅罗斯瓦夫说成是莱赫阻挠波兰“欧盟化”、尤其阻挠波兰加入欧元区的功劳。至今仍在发酵中的希腊等国债务危机,让欧元这块原本的金字招牌变得暗淡无光,许多波兰人据此认为,如果顺利选出一个和总理同一党派的总统,让加入欧元区的节奏加快,也许未必是波兰的福音。
第二轮选举只有很短的准备期,落后的雅罗斯瓦夫能否翻盘,一是看其他8位候选人的支持者的选票流向,特别是排名第三的左翼政党、民主左派联盟候选人纳皮耶拉尔斯基支持者的动向,二是看欧盟和欧元区会否再爆出类似希腊、西班牙或匈牙利那样的惊人消息。而总统选举的结果,将不会改变波兰的政治版图,但会影响波兰融入欧盟和欧元区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总统选举的投票率达到52.3%,这是这项原本并不重要的选举自举办以来唯一超过50%投票率的一届,此次因为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选举被提前到6月这个传统上波兰人外出旅行的假期,能创出这样的成绩更是难能可贵。不论雅罗斯瓦夫或科瓦罗夫斯基选前都曾表示,希望投票率提高,并称如果投票率能破50%,将是“民主的胜利”,从这点上讲,他们都是选举的胜利者。
(作者: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刘纯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