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日本大地震而导致的福岛核电站2-3座核反应堆发生核泄漏的事件,事态仍在发展,真相脉络也待进一步梳理和澄清,目前所能知道的,仅仅是其中一座反应堆发生氢气堆积爆炸,蒸汽外泄导致放射性污染,和部分堆芯有局部销熔可能,以及已有少数周边居民确认受到辐射。
从目前情况看,问题似乎主要出在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上。事态虽然严重,但或许正如日本官方所强调的,福岛核事故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核放射性灾难。
然而福岛核事故给核能前景所带来的震撼,恐怕绝不亚于大地震对福岛的震撼。
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核能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处于激烈争议之中,核能发电比例最高的西欧国家,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发展势头就一直受到强烈抑制。号称“核电双强”的德国和法国,前者核电计划一波三折,后者则不得不冒着争议艰难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气候暖化的忧虑,以及对传统化石燃料污染、价格等方面的顾虑,新的清洁能源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而目前新能源的主力——生物燃料,随着粮价的飙升,其弊端也渐渐凸显,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国家的官方、民间开始重新出现发展核能的探讨和呼声。支持核能发展的一派认为,核电站防护水平高,只要运营得当,是性价比最高、最低碳、最环保的新能源,甚至在绿党势力最强大的欧洲,在福岛事件前,也已开始将核能悄然列入新能源发展计划的讨论目录中。
但福岛之震恐怕将给这一势头造成重创:战后几乎每一次重大核事故,如1979年的三里岛、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核电支持率的大幅下降。福岛自然不会例外。
福岛核泄漏消息传出后,法国环保人士立即组织示威,要求政府重新审核核电发展计划,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开始讨论“福岛会否成为第二个切尔诺贝利”,核安全局、原子能委员会和各研究所的头面人物纷纷上镜,政府更在13日召开特别部长联席会商讨此事;在德国,4万人在12日上街示威,要求立即关闭斯图加特附近的内卡维斯特海姆核电站。各国绿党和其它环保组织更掀起了“立即彻底停用核电”的声浪,一些反对派人物指出,既然核防护措施最严密、公认最安全的日本核电站尚且会出泄漏事故,那么“核电站的危险性就无法估量和控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索性放弃核能。
和其它发电方式相比,核能不仅顶着“核”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大帽子,且往往坐落在离大都市不远的人口稠密区,很容易引发公众关注和争议。核能发电比率超过50%的法国、德国,核电站数量一度高居世界前列的俄罗斯,都曾因此引发激烈争议。台湾的“核四”之争,香港人对周边核电站的敏感,也早为世人所熟知。福岛之震,恰好发生在新能源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势必对各国新能源战略构成重大冲击。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国家,是否发展核能,已成为主要政党间的政治斗争筹码,如德国,右翼基民盟-基社盟支持发展核电,左翼社民党则反对;在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支持,左翼反对党则或保留或反对,欧盟议会第一大党绿党则历来以反核能为号召。福岛事故后,德、法许多政党和政治家呼吁“此时不宜讨论核能存废问题”,正是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局势下,福岛事故很可能被当做党争手段不恰当地激化、放大和扭曲,从而背离核能前景讨论本应遵循的科学底线。
从目前情况看,核能产业最发达、讨论最激烈的法、德两国政府,对核能前景的“福岛之震”反应不同。法国官方面对压力,仍坚持“核能是安全的”,强调继续发展,而德国政府则流露出“重新讨论,从长计议”的姿态,而在能源缺口巨大、核能发展方兴未艾的新兴国家,尤其日本周边各国,由福岛事故引发的核能之震,恐怕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这些国家的核能前景和能源发展战略,构成巨大的影响。
事态仍在发展中,许多细节仍有待核实,事故的性质、影响和严重性也尚难遽下定论,或许正如德国支持和反对核能的两大党领袖、基民盟的福克斯和社民党的加布里尔异口同声所言,在日本民众深受震灾之苦、福岛事件尚无定论之际,讨论核能存废“不是恰当的时机”。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