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国际媒体正在炒作所谓“亚洲减一”,说什么中国周边正在形成一个有着美国因素的“隐形同盟”,以抗衡中国,防止“中国侵略”。境外一些媒体还就此进行了辩论,并提出了一系列“为什么”和“中国如何应对”的问题,以及美国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亚洲减一”和“隐形同盟”这两个名词的出现,看似新鲜,其实不过是“亚洲北约”老调在新形势下的“变种”。
说它是“在新形势下”,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真的变了,时代变迁量变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惊人速度,正在改变着国际和地缘政治关系的方方面面,中美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关系。
第二,中国“和谐周边”外交的“亲和力”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总体上说是更加紧密了,相互的“利好机遇”是更多了。事情正像美国一家主流媒体承认的:环顾中国周边,“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联美反华”。事情也正像7月下旬东盟外交部长和“10+1”(东盟与中国)等一系列会议所表明的,中国和东盟都着眼于大局,重视友好合作,并不存在子虚乌有的什么“鸿门宴”和围攻中国的“亚洲减一”。
说它是“变种”,因为归根到底它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是“亚洲北约”吹鼓手们思想的继续,目的仍然是图谋以某种形式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兴起。现在冷战思维既吃不开,也行不通,无论怎样变,孙悟空七十二变,也逃不过二郎神的眼睛。
但这个新名词的出现也并非偶然。有关方面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美国的“如意算盘”,一是造成“老美不能走”的“大环境”,体现“决不做老二”的战略;二是趁机加强对日韩等同盟国的控制,防止它们已经显露过的离心倾向;三是防止东盟同中国走得太近,自己被“边缘化”;四是暗中适度支持和纵容周边中小国家与中国争权益,闹摩擦。手段是宣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挑拨离间。中国同周边国家一切正面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往来,如越南领导人特使访华,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在宣传上它都要尽量缩小和压低;一点小小的摩擦,甚至个别正常活动,都要放大百倍,蓄意夸大、歪曲和“引导”,造成有关国家要依靠美国“联手制华”,以及相互“争夺领导权”的态势。最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印度时,敦促印度不仅要“向东看”,而且要加大努力、在范围更广泛的亚太地区建立领导地位,就是很好的例证。
日本既不甘心中国GDP总量超过它,更担心真的出现“中美共治”亚太地区的局面,加之右翼冷战思维不断发酵,仍在图谋建立某种形式的“和平与繁荣之弧”对付中国,甚至鼓吹日本应联合东盟抑制所谓的中国“海洋侵略"。因此,在“隐形同盟”方面与美国配合默契,企图趁机提升自身地位,削弱中国。
其他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不同程度上都想借美国之力以状势,制衡中国,增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个别国家的一些人甚至不顾事实,蓄意挑拨中美关系,说什么中国想取代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
这些“如意算盘”并非不可理解,但基本上都是一厢情愿的,不切实际。
首先,美国虽然强大,但它自己心里明白,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了,无法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对中国,它是“两面下注”。美国也有需要中国合作和支持的一面。随着胡主席今年访美和两国关系新的定位(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的伙伴合作关系),以及两国关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的建立,美国如果识时务和守信誉的话,应该对自己的政策行为有所节制和收敛,在正面下注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相反。
其次,更重要的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政策,采取睦邻友好方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在构建“和谐周边”方面更加“给力”。在处理海洋权益方面,中国“维权”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十分克制和实事求是,一直希望与有关国家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有关国家在打“小算盘”时,如果以为这是中国的“软弱”,以为中国忌惮美国,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在“联美”方面不断下注,妄图加入什么“隐形同盟”反对中国,那就错估了形势,误判了中国的立场和政策,实际上是被美国“忽悠”、大错特错了。这既行不通,也是在玩火;既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害于本国的根本利益。
(王嵎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编辑:陈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