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盖碗茶,一把青藤椅,一出老川剧。透过神秘的变脸、藏刀,还有那声响彻老巷子的“咿呀呀”,细细嚼一嚼川渝文化。可惜,这样的场景在山城重庆已越来越少。
尽管重庆市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而令业界惊羡,但其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儿稀缺等“疑难杂症”。在正举行的重庆两会上,两度“梅花奖”获得者、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向重庆数十位人大代表介绍川剧现状时一度含泪感叹:“一肥岂能遮百丑,川剧艰辛谁人知?”
青年演员月收入仅千元 大批“好苗子”流失
“院长,对不起,我也要生存,所以我得离开。”一位川剧青年演员这句话像尖刀一样刺穿了沈铁梅的心。
沈铁梅痛心地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培养一个川剧演员的路漫长而艰辛。最近为了留住一个小演员,我陪她吃饭、聊天,大半夜还想尽办法开导她,可最后还是走了。”
川剧“苗子”嫌收入低选择转行,这在重庆川剧院已不是新闻。在川剧变脸界已小有名气的徐超告诉记者,1996年,他和三十多名演员一起进入重庆川剧院,如今,三十多人已有大半因生计被迫转行。
沈铁梅说,川剧演员不比歌星影星,一场几十元的演出费加上基本工资,构成了其普遍偏低的收入框架。重庆川剧院四百多人,月入两千以上者寥寥,青年演员每月的收入仅1000元左右,且没有住房等福利。
她透露,虽然两度摘得“中国戏曲梅花奖”,但她个人的月收入也仅维持在2800元左右,而这已算是同行望尘莫及的“巅峰”。不少演员自嘲称,重庆川剧院是“房奴”、“孩奴”和“啃老族”扎堆的地方。”
低收入造成川剧人才流失的同时,也使引进人才举步维艰。沈铁梅说,现在重庆川剧舞台急缺演员,“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无法凑齐,名角更是少之又少。因没有年轻演员顶班,许多老演员无法退休,人才断层现状令人堪忧。
面对自己四处碰壁求援,几乎“跑断腿”才修建起来的重庆川剧艺术中心,沈铁梅感叹道:“如果没有了演员,修建这么漂亮的舞台又有什么用呢?”
川剧病在“人财”两缺 但再难也要坚守
川剧发端民间,其表演杂融云贵川等多地民俗风情,表现川话诙谐幽默,更传承了变脸、藏刀、吐火、踢袍等诸多蜀地绝活儿。“这么好的艺术,为什么现在就活的这么艰难呢?”沈铁梅这样感叹。
“重庆川剧院的艺术家们在不足两百平米的排练厅里排出了传世佳作《金子》,甚至有演员因排练厅没钱买地毯而摔掉门牙。他们为川剧付出的太多了,得到却只是清贫的生活。”沈铁梅讲这句话时眉头紧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沈铁梅这番话未完,在场的重庆市川剧院党委书记雷学刚的眼圈开始泛红。雷学刚说,始建于1951年的重庆川剧院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这就意味着川剧院要自负盈亏找“钱途”。然而,川剧是传统文化艺术,其受众面本身就不大,加之通俗文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川剧的市场份额被越挤越小,收益也甚微。资金短缺导致人才引进障碍和已有人才流失,人才短缺又遏制了川剧发展。
川剧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浪淘沙流传了四百多年,其文化瑰宝地位不可动摇。“我们再苦再难也要负重坚守,不能让老祖宗的文化断送失传。”面对重重困难,沈铁梅满怀期待地说,她希望重庆能加大投入并出台扶持政策,吸引艺术家们为川剧倾力创作,以振兴生于巴蜀民间的传统文化——川剧。
“川剧可以活下去,而且能活得更好。”沈铁梅在“金唱片”川剧《李亚仙》发布现场看到自己的年轻粉丝后忍不住这样感叹。她说,都说川剧粉丝已两鬓斑白,可川剧《金子》赴昆明等地巡演却场场爆满,大学生们如雷般的掌声让她看到了川剧的明天。
眼下,重庆川剧院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2011年赴重庆各高校巡演的剧目,一轮向年轻人灌输川剧知识、营销川剧剧目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然而,令人心酸的是:川剧演员们“唱念吹打”辛苦排练的一天的排练费只有10元,而10元只够到重庆路边摊上吃一碗零星带肉的面。(完)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实习编辑:任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