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文化资讯
米脂的婆姨 绥德的汉
2011-01-18 09:57: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笔者下乡插队的陕北流传两句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陕北人对头一句的注释:貂蝉是米脂的,吕布是绥德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怎样算长得好呢?形容人长得好是“棱棱鼻子老花眼,浑身上下没拨弹”,意思是高鼻梁双皮大眼,从头到脚挑不出毛病。笔者下乡时,乡亲们补充说,北京中央警卫团和仪仗部队都从咱绥德拔兵哩!给陕北人挣足面子。

如果头一句算人文,后一句就是物产了。“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怪哩!只有清涧溪河边的青石板可一层层揭开,正好给新窑上窑檐。陕北话“炭”指煤。1935年底,瓦窑堡召开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做了报告,瓦窑堡因此名垂史册。1939年,为了纪念与刘志丹齐名的革命烈士谢子长,县名由瓦窑堡改名子长,足见革命对此地影响甚深。子长煤好,据说用报纸就能引燃。

绥德、米脂、清涧地面游走着一条有名大河:无定河,都说那地方水土好,桃花水——不知指春三月河水飘着桃花瓣,还是喝了那水脸色艳若桃花?笔者下乡却听说绥米一带苦焦贫寒。有民谚佐证:穿得好嘛走得快,肚里头装些子酸白菜。

笔者没去过米脂去过绥德。接待的绥德师专女老师说,解放初绥德师专的毕业照片一定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足见对教育的重视与高抬。

绥德有名小吃叫油旋。做法是温水和白面(加少许盐、碱),和好醒一个时辰,在油案上擀为长片,抹上化开的熟猪油,边擀边拉薄,撒上葱花、盐、花椒粉,卷成面团,压扁成饼,上炉鏊抹猪油翻烙,待见火色后排入平鏊之下炉圈内烘烤至熟。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酥脆里绵软,油香扑鼻。

女老师请笔者吃油旋,还一盘子炒了七个鸡蛋,直吃得吃不下放筷子,老师一旁直叹气。

当年那点出息!咋睡的不记,就记住个吃。

因人文物产出名的四县,除了子长,统统属陕北最北的榆林地区眼下叫榆林市,当年因为贴近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太过穷困,连北京知青都没安置。

现在不同了,黄土梁峁下有了煤,又有了石油,那里的人很快富裕起来。榆林北边的神木因全民公费医保闻名全国,多大的财政气魄!神华集团、上市公司……已属于另一语系。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真成了悠远悠远的传说……(高红十)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实习编辑:任爱凡




更多新闻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