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章剑华30余万言的长篇纪实文学《承载》(人民出版社出版),心情着实难以平静,那些鲜活的人物在眼前不断闪现,那段尘封多年,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跌宕起伏的故宫文物大转移的往事,在作者笔下慢慢铺陈开来。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画卷中,我们的先辈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在前线、后方,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战场,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是巨大的牺牲。“全国护宝、全民护宝”的故宫文物南迁只是文化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正如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李文儒先生所说:“文物南迁以一种顽强不屈的姿态,表达着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珍视……”文脉不绝、精神不灭。能将这段历史重新挖掘组织创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文物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作者用一种非常直接与朴素的表达拉近了读者与事件与人物的距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承载》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开始讲起,当时的北平岌岌可危,为了保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物珍宝,故宫博物院毅然决定实施文物南迁计划。山海关失守后,1933年2月5日,故宫文物,共计13427箱,另有北平古物陈列所、太庙、颐和园、国子监代运代管6066箱,合计19557箱文物,终于分5批次踏上了惊天地泣鬼神、历时16年的万里大迁移。这批文物先运抵上海,后运到南京,之后又被迫分三路转移西迁,在川贵一带为躲避日军轰炸、破坏不断地变化保存地点,在这期间,故宫文物没有一件被战火焚毁,没有一件在途中损坏和丢失,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举世奇迹。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不是历史文献,而是历史小说,例如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却很少有人去拜读《三国志》。这是因为历史记载重在宏观把握,在人物细节处很少涉及,所以一大批当年为保护故宫文物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事迹,如果不是文物专家是很难知晓的,《承载》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和虚构,将这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刻画的栩栩如生。个个性格鲜明。
《承载》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相当到位,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涉及大半个中国,围绕故宫文物迁移十几年间的零零碎碎的各种事件、人物在作者的精心谋划下,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扑面而来,直逼人心。作者对相关历史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文学造诣较深,作品既有生动的细节,又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例如,作者在书中穿插了大量文物知识的描写,从“散氏盘”到“司母戊鼎”,从“富春山居图”到“三希帖”……国宝文物的出处、经历、艺术价值、考古价值等等,经由书中人物之口,娓娓道来,备受艺术熏陶。
文学是通向一个民族灵魂深处最快捷的通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领会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状态,就能自然地从思想上得到提高,《承载》以其独有的厚重体现出作者对那段历史到位的拿捏与精准的诠释,折射出作者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作为一部书写中国现代文物保护史的长篇纪实文学,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作者个人对那段历史的感动,更是承载了所有华夏儿女对祖国几千年文化历史的顶礼膜拜,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该以怎样的思考、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祖国曾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与物。(蒯天)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