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冬至甚至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级别还要高,周朝把这天作为新年的元旦,后来虽然改了,但也非常重视,称之为“亚岁”;汉代的冬至节过得最隆重,举国上下例行放假、烧香、吃狗肉,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相互走访,并以美食相赠,其热闹的氛围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十一”、“春节”长假;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就成了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成吉思汗统治中国之后,冬至祭天祭祖等许多风俗便渐行渐远了。但是,老百姓却没有忘记“冬至风俗”。
“北方食饺、南方吃粑,冬至狗肉香天下”就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每年冬至,我父母都雷打不动地要做南瓜粑、萝卜饺、长线面,这既充分体现了我父母对古老味觉“不时不食”的坚守,更说明了老一辈人害怕古老风俗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会丢失。所以,看到一些老年人也希望冬至放假的呼吁,就觉得他们是在感喟传统民俗之渐行凋零。
至于“吃狗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的冬至风俗之一?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比较靠谱一点的传说是:此风俗乃汉高祖刘邦带动的。据说,秦始皇灭了六国后也取消了“冬至假”,那时刘邦还在沛县做亭长,他带着一帮兄弟收保护费被冻得发抖,于是既骂老天又骂始皇。这时候,刘邦的一个死党樊哙灵机一动,给老大刘邦弄来一盆“狗肉火锅”,一来让刘邦暖暖身;二来要老大解解气(寓意把秦朝的皇帝比喻为狗)。刘邦真的“吃了”秦朝江山后,仍然没忘那个寒冷的冬至和一盆暖身的狗肉。于是,刘邦颁旨恢复了“冬至假”,并且每年在冬至那天都吃狗肉。这个传说虽然无法考证,但入冬吃狗肉的确有进补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血脉、实下焦。”因此,从医学和养生的角度来看,冬至吃狗肉的风俗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忽然觉得如今许多年轻人呼吁冬至放假,可能就是从能“安心吃狗肉火锅”和“开心玩”思维出发的。此诉求也没什么不好,现代社会总需要有和现代人生活相配套的风俗,才更显得以人为本吧,况且还能继承传统风俗。(赵柒斤)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 实习编辑:任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