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电视>电视评论
评论:赵本山是春晚不可或缺的看点
2010-02-12 14:43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如今,春晚的节目审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媒体和公众都在猜测谁能上虎年春晚。但可以肯定的是,虎年春晚,赵本山依旧将是耀眼的星。纵观历届春晚(除了1994年),毫不夸张地说,年夜饭吃饺子时如果不看赵本山,那就是少了年味的春晚。

尽管央视喊了二十多年春晚改革,每一届的导演都绞尽脑汁要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春晚”,但等到春晚这盘大餐端到观众眼前的时候,我们发现年年春晚花相似——“开场大歌舞、中间念电报、午夜等本山”的三点模式从没变过。

走过近二十年的赵氏小品,从1990年《相亲》引人注目到1999年堪称经典的《昨天,今天,明天》,从近几年的“白云黑土”系列、“忽悠”系列到这两年的“不差钱”系列,在一年不如一年的春晚情势下,是赵氏系列小品撑住了倾斜的春晚。不客气地说,是赵本山救了春晚。他把小品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向了极致,赵本山用农民、新阶层等形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点亮了春晚舞台,从某种意义说,观众看春晚就是看小品,小品看的就是赵本山。

导演轮流转,不变的却是赵本山。赵本山是春晚的风向标。不管谁担当春晚的总导演,都不能不考虑赵本山,没有赵本山的春晚,导演心里没底,观众难以接受。赵本山在春晚的“特殊待遇”,无人能企及,其重量级可见一斑:只要他往春晚的舞台一站,全国观众都会笑,多年来赵本山及赵本山的小品,成了春晚的顶梁柱,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春晚大餐如果没有赵本山,盛宴难成席。

其实,人们喜爱赵本山,从另一侧面说明人们紧张之余需要放松,特别是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更需要压力释放,笑声就是减压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全家人除夕夜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收看央视春晚成了中国老百姓多年来的习惯,而赵本山能让全国观众这个时候笑起来,尤其是在即将接近零点新年钟声之时,让观众忘却一年烦恼,开心快乐一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再用小品流行语“不差钱”诙谐戏谑一下,其开心效应无人能及。然而,近年来却有人不断质疑、抵制赵本山,前些天国内某网站进行的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春晚你最不想看到的10张脸”,结果出人意料,赵本山名列榜首。但事实证明,暂时还是没有人能替代赵本山。

一年又一年,赵本山的搭档一个个,一茬茬接连退场,而赵本山却挺住了。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用宽容心态来看待“本山现象”,对于这样一个艺术奇迹,不妨给这位执着的民间艺术家来点掌声,而不是一味用“审美疲劳”、“一张老脸”、“钉子户”等词语来加以唾骂和诘问。毕竟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远比单纯说教来得更痛快一些。

 

来源:新华网 编辑:侯琦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