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评论
微博娱乐时代明星去神秘化 偶像将死?
2010-03-23 08:12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上帝以尘土造人,而人类反抗上帝的手段就是:把同样质地的一个凡人高举到神的位置,以造神的方式来抗议自己被造者的身份。举自尘土的凡人,就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明星。心照不宣的是,我们以几乎同样的热情来打造和摧毁明星:先是供给明星以超出感官范围的享受、超过道德尺度的关注、超过自持能力的膜拜,使得明星一步步登上个人放大的巅峰,然后再用去神秘化的过程,一步步剥夺这个人的光环、荣誉、自尊,直到他老了、冷了、过气了,这个先赋予后剥夺的过程才告一段落。

去神秘化是明星生涯的一部分,从民国的第一批华语娱乐明星起,去神秘化逐渐担负起了一个明星争议消解、价值确认、地位绑定的责任。随着去神秘化的杀伤力和疼痛感的降低,其过程也逐渐由“明星被动”变成“明星主动”乃至“明星粉丝互动”,譬如近来大行其道的微博(http://t.sina.com.cn)——明星早上起床say hi,晚上就寝say goodnight,随时随地唠嗑,随时随地插科打诨,吃喝拉撒都要上来嘻嘻哈哈地报告一番。而另一端的电脑屏幕,有数以千万计的目光正在关注这些即时上演的真人秀,超近距离快感前所未有。是的,目前你身处的,是一个微距离娱乐的时代。

文_米荆玉 韩松落 林楚捺 陈书娣  班宇     专题采写_本报记者 艾辉 叶晓萍 张燕

随时随地   人人微博

明星神秘感的全面剥落

明星:随时随地上演真人秀

如你所见,明星微博的内容无非吃喝拉撒、鸡毛蒜皮。以微博为真人秀舞台,上班表演,下班表演,实时传播与分享,明星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对自己的神秘感进行主动的解构。粉丝满意了,从前香港的狗仔队需要在明星的垃圾桶里翻出避孕套才能知道他们的闺房之事,现在只用看他与她的互相留言吹捧便能是嗅到蛛丝马迹;从前要上网点击而且就算用手机上网也得忍受流量过大的切肤之苦,现在移动每月流量足以供每天飞来飞去的人们享受观测星事之乐趣。你的回复切中明星的心腹,他有万分之一可能性会回帖——这足以让一个有明星情结的人高兴三天。明星们纷纷把自己还原成最真实的一个“人”,而非神——当然这种还原的尺度相当小,展示的真实四处受限,比如谁也不会把昨晚在某女星家过夜的图发到围脖上供大家品读。是的,明星们,在自我解构神秘感方面,你们仍有巨大空间!

粉丝:随时随地围观偶像

微博的舞台并不是由明星独自表演,粉丝也参与了这一场集体联欢和表演。这个过程里,偶像自动剥落神秘感,而粉丝不但光明正大享用这剥落的快感,必要的时候,他们更乐于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这场去神秘的舞台秀。2009年9月份的某一天,李宇春即将做客某门户网站聊天的消息,通过微博传遍网络,大量的粉丝犹如蚁群,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短短一会儿功夫,发帖就达到1000多个。事后网站的相关负责人承认,虽然目前微博并未开通粉丝群的功能,但是粉丝之间通过微博的交流活动非常频繁,不排除明星火爆的微博后面,隐藏着一批有组织有头领的粉丝群。在微博尚,粉丝们就明星的日常行程交流信息、汇报追星行动、分享追星成果——这一场去神秘感的祭礼,偶像收获的是关注和赞美,粉丝则获得追逐和窥视的快感,皆大欢喜,歌舞升平。

时序进行到了微博时代,人人皆是即时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只要你将微博上的某人添加为关注,他/她/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瞬间直达所有人的接收界面。明星神秘感的全面解构,除了由明星们亲自操刀,粉丝、娱记、与娱乐圈有关的知情人,也都在这一场明星去神秘化的祭礼中推波助澜。人人都在企图最大化地消费明星的神秘。

娱记:随时随地爆出猛料

在以往,娱乐媒体从业人员往往处在尴尬的中段,既不是娱乐事件的发起者或参与者,也不能像普通受众那样轻松享受事件本身的趣味。新闻本身要求客观,在没有获得足够“证据”或回应时,即便媒体从业人员掌握了一些“风声”,也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来“放料”。满肚子猛料难免让娱记朋友憋得心痒难忍,这时微博当然是个好选择——随时随地将新鲜出炉、段味十足的消息发布,真假定性的难题就交给聪明的公众。章子怡“泼墨门”疑似始作俑者赵欣瑜就是被洪晃的微博给“卖”了,网友一人肉就将她的底细查得八九不离十。娱乐媒体从业者的发帖不仅消解了明星神秘感,而且将主导娱乐事件的走向。比如本刊首席记者卓伟,他知道太多太多明星不曾见光的“段子”,先不说是否百分百全靠谱,可如果他老人家用上微博时不时来上一条,那绝对会引起娱乐圈级数不低的地震。万民有耳福了!

圈内人:随时随地发表见证

某天,郑秀文去看演唱会,她自己虽无微博,但东亚唱片的工作人员却即时发图传播,她的身影,随即出现在微博上。实际上,东亚唱片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有微博,其中有几位甚至已经成为微博世界的宠儿。在他们的微博上,可以看到方大同来访,许志安在彩排,梁咏琪吃丸子??点点滴滴,无微不至。来自娱乐业工作人员的微博,填充了明星、粉丝、娱乐媒体人微博之后,给明星留下的最后一点空间。在明星自我表白、粉丝追踪和娱乐人的热心冷眼之外,以较为平实的方式,展现出明星生活里的另一面。这些来自娱乐业工作人员的微博,因其平实,所以显得真实,因为琐屑,所以不容辩驳。细节筑起了一个个立体的、鲜活的人,明星每天的生活环节得以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喂养了被信息泛滥撑大了胃口的人们——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且,希望自己所知道的,就是真的。这些娱乐业内部的微博,完成了这个使命。

明星说微博

姚晨:就想让大家看到生动的一面

我觉得艺人保持神秘感这件事是个老观念了。这个时代,理应有更新的与公众沟通的平台,而且神秘感是因人而异的。我也经常看其他人Twitter,看到黛咪·摩尔播自己拔牙那一段,非常有意思,大大方方的。我就是想让大家看到艺人生动的一面,在戏外要还原成一个自然人,而不只是活动中的明星惯有的姿态和状态。微博就是展现生动的这一面,让大家知道,我们也是一样会为一件小事而高兴,也会为一件小事而感动。我现在恨不能见个朋友都推荐他们开围脖,这个太有意思了。我经常返回头去看几个月前记录的东西,还是会看得哈哈大笑。要是未来手机3G功能越来越强大,没准还能直接手机视频上网。

何韵诗:写微博也不怕没了隐私

微博可以自己选择发表的内容,反正也不是硬性更新什么嘛,所以不怕没了私隐。对于艺人来说,这也是和粉丝、观众沟通的很好平台,其实在这个年代,每个人生活的透明度都很高。有朋友说可以把Facebook和微博绑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同时更新,但我觉得不行,因为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不同,就算说同一句话也要用不同的语气,大家才会觉得亲切。

TOD(杨千经纪人):这个年代明星也没有什么可神秘的

公司基本上不会限制艺人微博上发的内容,因为这也是一个沟通平台,有什么最新消息也可以在上面更新分享,让大家知道她最近在忙什么,其实也不错,何况微博现在也正流行嘛。这个年代明星也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只要把微博正当使用,不要伤害到任何人就好。

杨千嬅3月14日发帖记录

全天共更新11次,发帖充满了琐碎的小事,大部分极为简短。

00:19上传自己喜欢的料理图

03:57替香港海港城的会展做一句话宣传

04:01转发彭秀慧的发言

16:41关于经验的一句话感言

16:44为at17喊加油

16:45 询问有没有朋友去看big four的演出

16:47咖啡时间,上传一张咖啡图

16:52对詹志文的美食图片回复

18:57跟阿泽(疑似杜汶泽)开玩笑

21:44询问“迈克尔迈克尔迈克尔”分享的图片是否“渣甸山分店”

21:46上传一张big four的演唱会图片,并作描述

梁咏琪3月15日发帖记录

全天共更新微博12次,平均每俩小时更新一次。并无统一的主题,更像兴之所至。

00:56发“小猫互压”图

08:50称曾志伟请吃火锅,并大声喊累

09:11向观众说早安

10:51感谢观众昨晚的“用力支持”

12:53发表一句话感言

13:40回复好友李频

20:54上传自己与谭耀文的合照

21:22回复陈少琪和孙耀威的更新

22:50发表自己上节目做宣传的感想,并感谢粉丝

23:02回复好友并询问央视女记者舍身救人的新闻

23:08感慨女记者舍身救人的伟大

23:10称自己也是蔡澜的粉丝

明星去神秘化的历史进程:举自尘土 从神到人

近距离狂欢之前粉丝曾经历远距离膜拜,主动走下神坛明星也曾刻意维护神秘,是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使得明星维持人气的手段不断演化,大众对明星的消费方式也随之更新。一部娱乐发展史,也是一部明星褪去神秘的历史。梳理近代华语娱乐明星的去神秘化过程,我们能看到娱乐圈历史在每个拐弯处的灵活身段。

启蒙时代 1930年代

阮玲玉的戏剧人格

1930年代上海电影事业的黄金时期,造就了金焰、阮玲玉、周璇等第一代娱乐明星。在这一娱乐蒙昧时代,明星的演艺形象遮挡住了个人身份,观众消费的是出镜状态下的明星、粉墨登场状态下的名旦,卸妆后的明星是大众视野之外的神秘人。阮玲玉1935年的自杀,标志着蒙昧时代的终结——小报披露了她混乱的同居关系,让她遭遇了痛苦不堪的去神秘化过程。她的自杀是传统士大夫式的死亡炫耀,留下“人言可畏”的死谏。

纸面时期 1970年代

被圣化的邓丽君

直到邓丽君及至其后林青霞、刘文正等台湾明星的出现,华语娱乐事业才迎来战乱后的真正复苏。从1970年代起,粉丝也开始追求与偶像的即时性、同步性。明星最新的唱片、电影、海报层出不穷,粉丝要求第一时间感受到明星的魅力;明星的新闻专访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记者完全是明星的捧哏;明星去神秘化过程停留在纸面,没有后续求证、揭秘的机会。在打造金光闪闪的偶像形象过程里,明星、媒体与粉丝齐心合力。邓丽君的猝死终结了这一甜蜜时代,她是最后一位超越政治、超越性别、超越阶层的大明星,邓丽君之后,明星那些将自己圣洁化、神秘化的努力,激起了大众强烈的逆反心理。媒体嗅到了大众心理的转折,八卦开始从文化新闻里独立出来,形成了有独特生态和职业道德标准的新闻品种。

帮派时代 1980年代

四大天王的童子身

华语娱乐重心在1980年代末期转移到香港,四大天王的出现成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从谭咏麟、张国荣开始的粉丝团体之争,到四大天王时期发展到了高潮,开启了“粉丝帮派时代”,粉丝开始追求与偶像构成家人型、私密式的“帮派”关系。偶像走下神坛,变身“帮主”与“帮众”吃蛋糕、玩游戏、照合影,亲昵举动同时也是去神秘化的过程。粉丝帮派时代的去神秘化过程,以对绯闻的过度敏感为特征。一旦绯闻被证实,明星在粉丝眼里不亚于失贞,所以成龙连结个婚都要躲到美国去。随着刘德华公开承认结婚,四大天王最顽强的一个粉丝会也迎来了衰微的日子。粉丝们懊恼地发现,明星与普通人一样活在肉身层面,天王告别童身的日子,也是粉丝告别帮派幻想的日子。

八卦时代 1990年代

谣言免责的特区

1990年代八卦杂志的出现,推动了大众对于娱乐圈态度的转变,完成了从“旁观免责”、“起哄免责”到“八卦免责”、“造谣免责”的进化,娱乐圈变成了一个免责特区。围绕八卦杂志的争议,在《东周刊》刘嘉玲绑架事件达到高潮,此后娱乐传媒在“残酷真实”和“大胆假设”之间做来回钟摆摆动。八卦是明星附加值的一种,八卦杂志则是娱乐产业多种经营的一个补充模式,它隶属于“明星去神秘化”的一个旁支:意义消解。当一本正经的陈凯歌破口大骂,看似高洁的王菲嫁给俗物,观者在神秘感消解过程中得到了极大满足。

综艺时代 1990年代末

《康熙来了》牌绞肉机

从综艺节目的兴起开始,内地娱乐开始紧追港台,直到进入21世纪才跟上步调。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实际上是粉丝的代言人;以最成功的《康熙来了》为例,它选择了两个极致型主持:小S代表的是恶趣味的粉丝,蔡康永则扮演高等趣味的粉丝,两人夹攻嘉宾互掷口水。明星在节目中秀才艺、谈八卦、揭内幕甚至现场飙泪,在娱乐产品足够丰富的当下,只有这些伪纪录片式的娱乐真人秀才能满足耐受力越来越高的粉丝们。在一次次《康熙来了》绞肉机式的折磨里,明星变成了话题耐用品,最终被拧干了所有话题,还原成毫无神秘感的普通人。《康熙来了》实际上是明星作为娱乐奢侈品和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矛盾个性展示,它完全可以改名为《玩偶之家》。

互联网时代 21世纪

扁平化交流方式

新时期的去神秘化,以偶像是否回归主流为标准。为什么很多媒体关注“李宇春不穿裙子”、“周杰伦唱歌口齿不清”?裙子这个符号,代表着李宇春向主流女性审美的投降;口齿也是主流歌手的入行标准;李宇春、周杰伦一旦主流了,他们被消费的神秘性也就所剩无几。问题是,周杰伦由于过分成功,面临克制不住的“被主流”过程,他的商业价值也在2009年末迎来了大滑坡。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给了明星与粉丝直接交流的机会。现代粉丝团越来越强调“原教旨”,贴吧、博客是粉丝们互相舔舐的场所,明星的实名留言则是最直观的忠诚犒赏。博客、贴吧及至现在盛行的微博无一不是双向无限制的车道,粉丝会发现,偶像除了相貌平平、唱功平平、演技平平之外,生活见解也平平,生命状态也平平。“唯资深粉丝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网络让粉丝与偶像实现了“肉帛相见”的程度,所谓的崇拜还剩下什么立足点呢?

南都娱乐X纪芸新浪公关部微博负责人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娱乐形态

一夜之间,明星们广泛抢占了微博地盘,他们劳模一般把自己每天的吃喝拉撒直播上网,一场真正的真人秀在广大粉丝、观众面前展开了。本刊连线微博的相关负责人,了解这场明星微博浪潮的相关情况。

南都娱乐:微博最开始怎么在明星中推广开来的?

纪芸:我们利用每个能接触到明星的机会推广,例如明星的宣传期。一开始我们找了一些有过合作的大牌艺人,他们作为种子用户,如果觉得微博好玩,也自然会带一些明星朋友过来。但我们的策略不是找来海量的明星,我们希望每个明星微博只要开了,都能真正活起来。

南都娱乐:明星微博之火有什么特点?

纪芸:微博是裂变式传播,尤其在明星微博,比如李宇春的一条发言,十分钟内就有1000条评论和转发,这个数字是相当可怕的。

南都娱乐:微博在明星推广中顺利吗,对方有否在协议中作限制?

纪芸:我们跟明星的认证一般很少签协议,跟一些剧组或者经纪公司合作就有。这些推广和接触没有太大阻力,明星也没有太大的顾虑,反而因为在twitter上有过名人ID被盗用乱发信息的事件,所以一开始很多明星都愿意把自己的账号先占下来。后来他们发现使用起来很方便,互动性很强,加上微博可以与个人手机绑定,现在有99%的明星是自己更新微博的,跟从前的明星博客很不一样。当然也有人担心自己没有粉丝,但针对新的明星微博我们也会在首页上作推荐。

南都娱乐:明星微博的日渐兴盛似乎对娱乐形态造成了改变?

纪芸:主要是意见领袖的作用比较明显。比如章子怡的泼墨门事件,就是有娱记在微博上爆出来的,那名娱记在当晚十点发微博说被传订婚的张曼玉根本没来,到了十一点又说发生大事了,十二点的时候再爆出来了一帮人,把某一线女星海报泼墨了。总之网友可以通过关注一些明星、知名记者,或者相关资讯的微博,通过这些意见领袖就了能解到娱乐圈的一切动态。

后微博时代

更盛大的去神秘狂欢

微博已经是明星即时讯息交流的最高手段,微博之后,如何与胃口越来越大的粉丝互动,是明星面临的新课题。以下为现实与幻想结合后的猜测,它们有着“什么也不为,什么都不是”的特点;以其冒犯,聊博一晒。

微博成为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即时沟通管道,引发“爱我排排队”游戏大流行

这是一个有可能在十年内风行的粉丝游戏,姑且将其命名为“爱我排排队”,特点是游戏成分重,成本低,参与感强。无论偶像出现在什么场合—名品店、咖啡馆、片场、演唱会、开业典礼,都要在微博呼朋引伴,粉丝因而循迹站过去,一个黏一个在偶像身后排队。届时曾轶可在微博上发布“下午三点雷诺阿咖啡店发呆”,闻讯而来的粉丝将采取第一排趴下、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站立的方式激情围观。

微博成为明星才艺的一种,与演技、唱功并列

微博继续发展下去,未来的明星不用像今天这样辛辛苦苦靠拍电影、出唱片维持人气;她只需要活着而且更新微博就可以了——老实说现在偶像的演艺天赋几乎都降到普通人水平之下了。对于粉丝来说,偶像的存在就是恩赐,说话就是天赋,微博就是技能;微博完全可以跟演技、唱功、舞蹈并列,作为一项才艺写在履历上。

视频微博出现,并逐渐发展为明星24小时视频直播业务

为了成名梦想,艺人已经将隐私的底线放到足够低的地步了,然而还可以再低。迟早有一天,人们可以在家里订制偶像的24小时视频直播业务,他的衣食住行实时直播在你电视上、手机上、电脑上;你可以吃跟偶像一样的麦片,喝同一款矿泉水,他逛街你逛街,他熄灯你熄灯,他入浴你入浴;24小时不间断插入软广告,每个偶像都变成了商业金矿。

不仅要拥有明星代言的产品,还要拥有偶像的DNA

爱一个偶像,听他的唱片,看他主演的电影,买他代言的商品——这些都很老土,有什么比买一段偶像的DNA更酷的事呢?DNA由细胞核中提取,一毫升血液有上万个细胞核,这就意味着,一位明星只要流一次鼻血,就足够武装十万粉丝的需要了。DNA片段经过塑化、冷凝后放在液氮包围的胶体里,外壳经过精美装饰之后,就可以当作挂链、耳环、戒指发售了。

明星的商业包装被大众唾弃,纯自然主义明星出现

还有更深程度的消费明星的方式吗?有的。当明星的商业味道太浓的时候,人们会厌倦包装,厌倦偶像的附加值,回想要消费一个纯自然主义的明星。我们找到一个孤儿,从出生起她的每时每刻任何行动都被直播,街上、家里都精心藏着摄像头;全世界都是她的观众,都在骗她,消费她,偷窥她的喜怒哀乐;她有多么走红、多么被关注,只有她自己不知道。她可能是我们中间每个人,这就是《楚门的世界》,是目前来说消费一个人的生命的最彻底模式。还有更新鲜的模式吗???

南都娱乐X洪晃

去神秘化是民主进程的重要一步

洪晃也在使用微博,而且是微博红人,章子怡与赵名媛之事,即是最先由洪晃在微博上提及,除此,她还曾在微博爆料某名导的特殊性癖好,同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微博爆料,她认为其最大意义在于引发思考。

南都娱乐:微博的出现,让普通人也能够成为信息的掌握者,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洪晃:当然是好事啊,让我们的社会更加透明化,去神秘化,这本身就是民主进程的重要一步。有一些人批评微博不好,说它充斥了很多垃圾信息,还有很多人在上面骂人、造谣,这些都客观存在。但微博本身仅仅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供大家参与的平台。

南都娱乐:你怎么看微博上的爆料?比如您之前就提供娱记一条线索,将“泼墨门”事件的焦点从邓文迪转移到赵某人身上。

洪晃:爆料分为很多种,比如宋祖德的也算,但他完全是在瞎编乱造,说白了也是一种流氓行为。而我那次的主要动机,是看到娱记们没有抓到重点、在那里瞎起哄,所以就干着急。如果我是他们的编辑,我就会直接说,你们去找谁谁去,但我又不是,只能用这种方法去提供一条线索。

南都娱乐:还有一次,你在微博上提到某导演特殊的性癖好,也引发很多网友的猜想。你现在看有没有觉得这种爆料有点冲动?

洪晃:我首先要申明的是我并不认识这位导演,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儿。其次我说这件事的目的不是说性,而是觉得如果这事是真的,这个导演好歹也算文化人吧,居然有这样猥琐的行为,让我吃惊,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中国男人的性意识不提高,那么中国女人就没有办法享受到幸福,这才是重点。我觉得如果爆料的意义能够引发大家一些思考,那么这种爆料是有价值的。

南都娱乐:很多爆料者本身都是媒体从业人员,他们与普通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距离更接近,你觉得是好事吗?

洪晃:是好事啊!我觉得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养成一种臭毛病,那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总以为自己担负着天下兴亡的责任,掌握着比普通人高一层的话语权,这样不好,普通受众不会喜欢一个人在微博里也讲大道理。微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某些人能够好好说人话,有些媒体从业人员比如主编级的人物在编辑大会上长篇大论,这样放在微博上就行不通,只能逼着他尽量口语化,言简意赅,挺好的。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编辑:侯琦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