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电视>电视评论
新华时评:《非诚勿扰》当非诚勿播
2010-06-23 07:56:4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继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两则通知要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后,备受争议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终于表态将加大审核力度,并对女嘉宾进行大幅度调整。不过,新版《非诚勿扰》能否符合媒体应有的道义和责任,能否博得观众的掌声而非骂声,还取决于制作者的善意和诚意。

以《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为代表的一批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号称是普通人参与的“真人秀”,但是许多观众发现,节目中所谓小饰店的老板、煤老板的女儿,不过是兼职模特、临时演员;所谓的婚恋交友,不过是用有彩排、有设计的表演拿不知情的观众开涮。这不仅违背了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原则,其低俗的语言、片面的观点还严重损害了荧屏健康和社会道德。

有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收视率代表了观众的认可。必须承认,在这样一个“剩男”“剩女”广泛存在的年代,速配相亲类节目聚焦最受关注的情感话题,为“齐天大剩”们的焦虑与困扰提供了宣泄渠道,从而获得一定的收视认可。然而,这不代表电视节目可以变服务为欺骗,变婚恋交友为恶俗游戏;更不能靠宣扬丑恶来迎合公众的猎奇心理。

还有人认为,这些相亲节目“是揭了社会的老底”,当前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等社会问题确实引起了许多公众、特别是适龄青年的争议和困扰,但是《非诚勿扰》等节目中女嘉宾一边倒的拜金主义,并未代表社会百姓的真实状况,谈不上揭社会老底,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歪曲,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公然挑战。

从母女同场到双胞胎姐妹,从嘉宾的自我炒作到哗众取宠,一些相亲节目并非全面、真实地展示不同群体对幸福观、财富观、婚恋观的态度与选择,而是通过人为策划,刻意突显来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价值观念,故意夸大人性的丑恶面,放大社会阴暗面,不仅无益于包容差异、凝聚共识,也无助于社会和谐。

电视台制作什么节目,选择什么嘉宾,体现的是一个媒体的品位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和把握。《非诚勿扰》这样的伪真人秀节目,即便是在西方纯粹追求利润的商业电视台都难以播出。而在我国以服务大众、传播真善美为首要任务的公共电视台却得以播出,实在令人惊诧。

如果对社会没有足够的善意,对服务观众没有足够的诚意,相亲节目就不可能脱俗,倒还是不播为好。

来源:新华网 (记者姜琳 编辑:扬扬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