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综艺
“嘻哈包袱铺”:离开的想回来?欢迎!
2010-12-01 16:09:16      来源:华商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嘻哈包袱铺”:离开的想回来?欢迎!

离开的想回来?欢迎!

11月29日,80后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来沈演出,在沈阳农业大学的世纪礼堂为学子们奉上了一顿丰盛的相声大餐。

什么,你问“嘻哈包袱铺”是什么?你真是OUT了。

号称“不卖房子、不卖车子、不卖剪子、不卖刀子,卖的是乐子”的“嘻哈包袱铺”,是一个由80后的年轻人组成的相声团体,成立后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火爆京城,尤其受到时尚年轻人的热捧。偌大一个北京城,要听他们的相声,你起码得穿街过巷跑两趟:第一趟是去买票,因为他们的相声每场只能坐200多人,为了防止“黄牛”倒票,他们只接受本人去现场买票,而且买的还不是当天的票,而是五六天以后的;第二趟去才是听相声,但那时候你还是会遇上“黄牛”,一张20元的票在演出前会被炒到60元。

记者了解到,他们明年会带着原创作品登陆北京电视台春晚和网络春晚舞台。

台前

观众笑喷,演员返场3次

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演出现场,记者切身体会到“嘻哈包袱铺”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容纳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甚至还有观众站着看演出。当台上的演员拿360大战QQ、朝韩关系、小月月等当下热门事件和网络红人调侃时,台下观众不时爆发嘘声和笑声。

等到“掌柜的”高小攀和搭档尤宪超出场时,演出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二人出场还不到10分钟就成功地引发了十多次笑声。当天他们说的段子是《学唱日本戏》,俩人分别粘上一撮小胡子扮起了日本武士,下一秒,这俩武士就开始跳起了机器猫的舞蹈,滑稽夸张的表演让台下的学子们捧腹不已。压轴出场的他们在热情观众的要求下返场了3次。

对话

“嘻哈”是一种态度

“嘻哈包袱铺”眼下是火了,可作为小剧场的民间相声团体,它能火多久,能存在多久?带着这一疑问,本报专访了“嘻哈包袱铺”的创办人高小攀。

华商晨报: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成立了“嘻哈包袱铺”?

高小攀:就是为了给我和我周围这些热爱说相声的朋友弄个说相声的地儿。

华商晨报:最初的资金从哪儿来?

高小攀:自己一分一毛攒的。

华商晨报:当时为什么要用“嘻哈包袱铺”这个名字?

高小攀:“嘻哈”是一种年轻的态度,“包袱”代表着相声的传统,合起来虽然土不土洋不洋,但是目前看来已经被大家接受了。

华商晨报:创办之初效益怎么样,有观众捧场吗?

高小攀:首场来了80多个人,还不错,不过后来有一回就来了俩观众。尤宪超问我:“哥,我们还说吗?”我说:“说,就是一个观众咱也争取把他说乐了。”我当时还琢磨,要是他俩上厕所,我们咋办,跟着去洗手间吗?结果俩观众坚持听完,中间没离过场。

华商晨报:在经营管理上,“嘻哈包袱铺”是什么模式?

高小攀:西化的管理,我们目前成立了北京晓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请专业人员来打理我们的各项业务。大到演出,小到服装都由公司管理。

华商晨报:之前德云社核心成员退社的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听说你们的团队里也出现过骨干人员出走的情况?

高小攀:这种情况哪个团队也避免不了,有人来有人走,都是正常的人员流动。说实话,当初走了的那些人,现在都给我发短信说想回来,我的态度只有一个:欢迎。

华商晨报:你们以后会像其他知名的相声演员那样涉猎主持和影视界吗?

高小攀:之前也做过主持,上过一些节目,但是以后会很少做。原因很简单,我们要走得更远,必须要把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把相声说好。我在博客里说过,有些人是专业的、非职业的相声演员,他们是说相声起家的,但是不指着相声吃饭;而我们是业余的职业相声团体。我希望大家以后记得我,是因为我的相声。

华商晨报:能透露下目前演员的工资水平吗?

高小攀:3000元左右,纯粹说相声的收入。

华商晨报:这在北京挣得也不算多是不是?

高小攀:是,团里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每人就分了27块钱,后来能开几百块,到目前的几千块,这一过程也就是两年多一点儿时间(实现的),我相信我们未来肯定会更好。

现在说到相声,人们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郭德纲,可惜如今的老郭“俗务缠身”,至于何云伟、李菁如今也是影视主持多面发展,跟那些工作比起来,相声反倒成了他们的副业,甚至越来越像他们借此成名的“跳板”。

如今,谁还在剧场里说被观众认可的相声?“嘻哈包袱铺”这一干毛头小伙子真能继承相声的衣钵,真正立足民间把这门艺术好好地传扬下去吗?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切都有待时间去检验。

来源:华商晨报 实习编辑:田晓璇




更多新闻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