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匾
此“大召寺”非拉萨赫赫有名的“大昭寺”,这座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喇嘛寺庙庄严绚丽,宏伟气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的“三绝”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借着“富民强区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看内蒙古”的机会,记者有幸参观了具有四百年历史的“大召寺”。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廷赐名 “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 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大召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寺门口伫立着两座望天吼,异常庄重,进入寺庙后便闻到了一股特有的香火味道,前来朝拜、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跟随导游的步伐,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也进入了无比神圣的佛教世界。经过装修后的大召寺金碧辉煌,寺庙、佛像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建筑与雕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在记者眼中,寺庙里的每一处建筑和装饰都彰显着佛教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东方式的禅意美学。不管是形态各异的佛像,五彩斑斓的壁画还是富有象征意义的雕花都将历史的传承、宗教文化的呈现得淋漓尽致。
大召寺天王殿的银佛、龙雕、壁画堪称“三绝”,纯银雕刻的释迦摩尼佛因防止氧化披上了镀金的外衣,更加彰显佛祖的神圣;释迦摩尼佛前的两根柱子上盘着两条雕龙,呈双龙戏珠状,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雕龙依然完好无损;殿里的壁画栩栩如生,颜色瑰丽,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动人。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康熙御赐的金佛。
由于“文革”期间,大召寺作为军库,并未遭到破坏,也使得里面的宝贵文物依然绽放出历史的光彩。经过四百年的历史沧桑,大召寺香火依然旺盛,见证了藏传佛教的历史以及宗教文化的发扬光大。如今的大召寺游客如织,就像这座城市一样,经历了起伏变迁依然焕发出铿锵的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袁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