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明星全方位>环球华人精英>郎朗
感觉朗朗

[ 2006-03-09 14:27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4年12月26号上午,在国商九楼会议室与郎朗见面。他父母也来了,在场的还有深圳交响乐团的陈团长、指挥家俞峰、本地有关官员、赞助商老板、各媒体记者和音乐界人士近百人。
  
见面会还挺热闹,大家争先恐后提问,郎朗也对答如流,小家伙还挺能说,什么都能从容应对。虽然他才22岁,但毕竟成了世界级的钢琴家,又是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估计能说会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  
晚上,《郎朗钢琴交响音乐会》开演,盛况空前,门口居然有很多人在等退票,这是我在海口从未见过的。看来报章连篇累牍的事先宣传效果果然不错。在北京、上海,音乐会很多,而且音乐会就是音乐会,不会掺杂别的,而因为海南太少,一场演出往往被商家和媒体狂炒,最终成了一个节日。
  
音乐会气氛不错。但老实说,质量并不算优异。
  
首先,曲目不够经典,可能是低估了海南听众的味口。除了《卡门组曲》、《大波兰舞曲》和《黄河》,其它节目都像是糊弄小孩子,除了热闹没什么别的。
  
其次,号称“国际级的”深圳交响乐团,怎么听怎么看只能算二流乐团,他们为郎朗协奏,多少有点勉强。
  
郎朗本人的演奏跟我预料的有一定差异。我坐在第二排,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每一个手指的动作。印象中的郎朗以奔放的热情和辉煌的技巧见长,但他弹肖邦作品22号的时候,比我想象的更轻,更善于歌唱,乐感特别好。至于《黄河》,则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激情、技术、感染力,虽然也有一些弹错的地方,总体上还是相当成功。我想,他要是有机会沿着黄河走一趟,知道黄河在哪里,黄河是什么样,以后可能会弹得更好。《黄河》与无标题音乐不同,它是东方式的,是民族感情的具体写照,不了解这些音乐就难免空洞。
  
郎朗不是传统类型的艺术家,不是那种自我封闭的、悲剧性格的人,他受美国文化熏陶较多,更开放、也更务实。
  
看过国外一些媒体赞美郎朗的文章,吹得天花乱坠。老外吹捧起一个人来,往往更加肉麻、甚至更加庸俗,好话说尽,无以复加,一点余地也不留。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年轻人真正需要的。(作者:胡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