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电影现状

[ 2006-04-03 17:12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关于世界目前的电影状况,现成的资料很少并且非常分散,所以收集比较困难。现在收集到的各国电影现状资料,是摘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内部刊物《世界电影动态》,又电话采访了国家电影资料馆的同志,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因为美国的电影资料比较容易看到,所以本篇资料,不含美国的情况。本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

15年前,英国电影院十分不景气,录像带出租业制约了电影工业的发展。电影院效果低劣,票价昂贵。1985年在米而顿,凯恩斯修建了第一家多功能综合电影院,重新激发了影迷的热情。现在,全国140家综合影院有1400个银幕,其中近一半是近三年设立的。整个电影业从九十年代开始复苏。许多公司纷纷选址建电影院,来自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竞争者也加入其中。英国电影上座率1984年跌到战后最低点,5400万人次,1998年则上升到13550万,平均每人每年进2.3次电影院。 尽管乐观地估计新千年里上座率会突破2亿,但有迹象表明增长的速度正在减慢。许多业内人士相信,弱势竞争者将很快被挤出市场,影院行业会发生新一轮的重组合并。有人预测,拥有7个以上银幕数量的综合影院已经占了一半的市场,它们将很快的把小型影院挤出局。业内分析人认为:抑制英国影院上座率的原因是本土电影缺乏,人们更愿意看本土电影。他们认为下个世纪将是品牌和实力的争夺战。

南非:

南非最大的电影公司普赖姆迪亚公司和南非广播公司在1999年7月签署了一项价值几百万兰特的合约,旨在鼓励南非影人放开手脚拍电影,也标志着南非广播公司的历史性转折,从宣传种族隔离法的强大武器演变为真正的以教育和娱乐为主的大众传媒体。合约承担了一些短片的拍摄,还有电视电影。南非以相对优惠的利率吸引世界上著名的公司来拍外景。

日本:

日本电影生产情况不是很好。以前的票房收入10亿元的影片每年都能评出十部,这两年也就是五六部。日本人喜欢看香港、台湾和印度的电影,也喜欢看电影节的电影,在国外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或者在日本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观众还比较涌跃。日本电影重视宣传,也宣传得好。日本电影的年收入国产片只占30%多,外国片占60%多。他们的影片收入大部分靠后电影开发,比如录像带、DVD、电影音乐和歌曲等。因为投资环境不好,他们依靠电视台和书店的投入。目前,日本电影影响比较大的影片有《让我们跳跳舞吧》等。日本这几年大量改造影院,他们允许美国和英国电影进入日本,投资建设他们自己的电影院,日本征收税款。而日本本国的电影院纷纷倒闭。新改造的电影院有多个银幕和多种娱乐功能。但是日本的动画片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欢迎。他们的动画形象出现在各国,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 建立于1936年的大船制片公司因经济困难被迫关闭。在1998年2月-1999年2月这一年里松竹公司亏损32.5亿日元(2686美元),结果不得不把大船公司拍卖。

哈萨克斯坦:

文化事业处境不好,为了维持生存,他们将电影院租赁出去,承包者有权在期满购买电影院。阿拉木图市仅有两家电影院还在放电影。他们认为,如果能够建立多功能综合电影院,在今天大众对豪华大片的热情与日俱增的形势下,收回成本应该是很快的事情。

越南:

影片生产、放映等物质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电影主要为政治服务,不健康的录像带减少了。1997年他们生产了11部影片,1998年生产了3部,1999年生产了9部。他们的影片精品还少,缺少观众,有一半省的电影院还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录像带、光盘的盗版侵权现象相当普遍,干部、艺术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现代生产工艺和普及电影的要求,缺少与电影相应的政策法规。

意大利:

意大利电影在国际上得到的承认仍然局限于已经成名的大师和著名大师的作品,他们的电影甚至在家里都缺乏生存空间:市场毫无规则和章程,野蛮残酷的自由贸易主义保障的仅仅是日趋困难的幸存者。尽管近两年来银幕上已经是花样纷呈,但国产影片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仍然继续被市场排除,现在有30多部影片在等待出路就可以说明这个情况。很多制片人预料到生产会剧烈减少,意大利劳动银行垄断的结束,威胁了对电影的投资。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厂长卡边·沙赫纳扎罗夫如是说

我上任恰逢国内爆发危机,没有谁资助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近几年国家没有往厂里投过一个卢布。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厂还得照章纳税。但是我们从没拖欠过职工工资,尽管工资很少。我现在迫切的任务是哪怕找到投拍一部影片的钱。当制片厂不拍片的时候,这是灾难。但是如果拍片又缺乏固定的财政参与。去年多亏首都政府的财政支援,我们才拍了八部影片。影片的后期是用自己的资金完成的,因为市政府终止了投入。我们目前的收入,够每年投拍1-2部影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从前约80部影片同时处于生产中,每年发行40部。当前俄国电影都是低投入,在室内拍摄。同新的俄国电影相比,观众更爱看苏联电影。
  
在电视上展映经典影片是我们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不无遗憾的是所有的电视公司都欠我们的款。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应该保持过去的传统,首先制作观众逐年爱看的电影。但是我们的局势不定,我们目前正筹集资金。在一个国家预算约200亿美元的国度里,未必能指望国家支持电影业。我们还将面临困难时日。一定数量的影片还会生产,但对于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而言,10部影片,这不是影片事业。在只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每年出品10-12部影片;瑞典平均摄制30部影片。令人忧虑的还有国产影片的质量在下降……

印度:

印度是亚洲和世界上的电影生产大国。现在年产量都在900部左右,其中包括一部影片的多语种影片。印度人愿意看电影。这个国家没有歌剧、戏曲等形式,歌曲和舞蹈都融入在电影之中。他们的影片在亚洲受欢迎。他们的导演大都是在国外留学归来的青年,有一技之长又特别敬业。他们有一位世界级的大导演得过奥斯卡奖。

韩国:

韩国电影前些年也受到美国电影的冲击,本土电影不好。他们的发行部门为了生存分配额,就是说每放十部电影,其中就有七部是外国片。这些引起了韩国电影人的反抗,要求国家放宽限度。后来经过韩国电影人的努力,形势大为改变。他们的电影已经在亚洲引起震动,年产量达到100部左右,也出现了大师级的导演如林权泽,他拍的影片《悲歌一曲》在我国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爵奖。他们的影片《八月的照像馆》(也译《八月的圣诞节》)和《鱼》、《生死谍变》在本土在港、台都大受欢迎,票房超过了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日本一电影杂志说:“韩国电影席卷亚洲”。

伊朗:

伊朗电影产量不多,只有20部,但在国际上影响不小。他们的影片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们也有一位大师级的导演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有七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他们的电影工作者也都是在国外深造,学习有成,回国发展。他们的资金投入主要是靠他们国家的青少年智育协会。所以他们的影片大部分都和儿童有关。

巴西:

巴西的经济曾经走过弯路。300多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被称为迁移的国家,一度经济十分不景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关闭了许多电影院;电影年产量由100多部下降到10多部;好多导演移居国外;本国没有资金投入电影。九十年代中期,他们拍了在影坛很有影响的影片《中央车站》,这是四个国家联合拍摄的,巴西只出人员和景地。不过此片给巴西电影带来了良好的声誉。(来源:新华网)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