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环球在线消息:四月中旬,624幅印有英国诗歌的淡蓝色海报悄然搭乘上申城地铁,在总长47.8公里的一、二号线轨道上往返奔驰。作为中英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地铁上的诗歌”将在上海地铁流动展出两个月——在乘客为这些诗歌驻足凝视的时候,文化之风已悄然吹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地铁文化被商业不断刷新
细算起来,诗歌“搭乘”地铁的传统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等大都会的地铁和巴士就相继悬挂、张贴出以不同文字印制的海报、纸张、宣传单,该国的文化先哲或先锋派诗人的诗歌往往会成为这些海报的关键内容。虽然世界上最早的地铁诗歌已无从说起,但有据可查的是,建成逾十年的上海地铁运营初期也曾在车厢内张贴过“名人名言”或是“文明规范”,但这些倡导立志知耻的“名人名言”并未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地铁不仅是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各种信息会随着速度而被不断刷新,这使地铁承载了更多的传播作用。在地铁一二号线的人民广场、徐家汇、衡山路、陆家嘴、科技馆等大型车站,都设计了几组展现上海风貌的浮雕,而这些规模庞大的艺术长廊却很少能得到行人的匆匆一瞥;满眼望去,地铁车厢却总被各类有形的广告拥滞———在每列地铁的车厢、车门、车身,站台的立柱、栏杆、扶梯、灯箱以及各个通道和出入口,各类商业广告在频繁闪现。地铁文化之于广告,犹如小巫见大巫,而硕果仅存的招贴栏如今也悉数被移动媒体占据———“地铁文化”成了“地铁商业文化”。
真正使上海地铁与文化并驾齐驱的,却是四首来自英伦的诗歌名篇;之前,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和杜甫的4首诗歌已成功登上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伦敦地铁。起源于英伦三岛的“地铁文化”没有严肃的教育意义,却有足够的教化作用,拥有相当客流量的上海地铁还不具备足够的人文意识,仅凭这些浮雕和名言还无法将“旅程”与“文化”两个词组联系起来。何不能让疲劳的视觉在旅程中得到稍息,以诗歌使这段沉闷的行程为之温馨甜蜜,而不是在广告明星的挤眉弄眼里痛苦挣扎。
如何续写“地铁诗歌”真正的“地铁文化”不该是车站门前少年的涂鸦或是昏暗地道里流浪者的自弹自唱,也不是靠几句无关痛痒的名言就能打发的。有关方面已表示:“下一步地铁还将利用车站站台和车厢,引入更多主题式展览,构建文化地铁氛围。”那么,在讨论展览的主题之前,更重要的问题是——驶向2010上海世博会之前,谁将这“地铁上的诗歌”续写下去?到2010年,上海地铁车站将达250多座,总长度达400多公里,每天客流量超过500万人次,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的主动脉,在保证快速安全的同时,在地铁内营造能体现本土文化的人文环境对于城市来说极为重要。通过地铁这个相对运动和静止的载体来发布信息,海量的文化资讯将在每天上百万的乘客面前掠过,纵然不是100%的人都能理解“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哲学语境,但至少可以记住这首由18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所创作的经典诗篇。
延伸开来,地铁文化仅是公共文化中的一支。对于市民来说,每个公众场所都是一个载体,他们在这里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如果这些场所完全被商业沾染,那么文化气息便会消失殆尽。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城市都极为重视公共文化。“地铁上的诗歌”在繁荣的商业氛围中给文化以喘息之机———营造有艺术氛围的天地,以此提高人们文化生活的质量。
欣赏文化有时很简单
公众文化应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化目的。与有意识参与各种群众文化项目相比,这样的公众文化更具潜在性和辐射能量。公共文化的范围不仅是视觉艺术,而是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全方位拓展,每一处公共场所都应充满美感与诗意,并把文化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公众文化的影响力却可无时无处不在:有时,一首诗歌、一座城市雕塑便能带来鉴赏的愉悦——玩味文化,也可以很简单。
使公共交通成为文化平台具有足够的亲民性和便利性,这种公众文化不仅是静态的,也会是动态的;不仅是平面的,也将是立体的;不仅来自异域,也将根植本土:我们在笑纳英国诗歌的同时,也在向李白、杜甫这些中国的伟大诗人致敬。 (记者:王晨 来源: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