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影视吧>影视评论
是异端电影还是商业大片?

[ 2006-05-19 15:03 ]

 

环球在线消息:在日本,“达·芬奇密码博物馆展”在六本木森艺术中心画廊开幕,散布世界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以高清数字影像再现出来; 在中国,电影官方网站设置了风靡全球的“数独”游戏,网友如同小说主人公,必须以最短的时间破解神秘的符号序列,才可能获得参加电影首映礼的门票; 海选中,已有200 名玩家胜出。在纽约,林立的高楼开始被黑色《达·芬奇密码》(blog)巨型海报四处包围; 英国《卫报》不客气地将阴森的海报描述为从天而降的葬礼挽联。电影预热氛围中,美国民意调查显示,46% 的人表示将会去看这部充满宗教争议的电影, 18% 的人明确表示将不会去看这部电影。

纽约天主教会大学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梅谦立教授 (Thierry Meynard ) 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 他教授的美国学生大多喜欢这部书,也期待电影的到来,只是“不要把虚构当作常识就好了”。

随着惊悚紧张的好莱坞大片《达·芬奇密码》5 月19 日全球同步公映, 紧张气氛也在电影之外猛烈燃烧。

《达·芬奇密码》: 是异端电影,还是商业大片?

电影《达·芬奇密码》被西方教会目为反基督的异端电影, 并遭到梵蒂冈的抵制, 而世界各地众多的教士修女则顽强地开始反击电影中种种虚构的故事和细节。不过,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这部电影也许恰恰会激起人们对本已衰落的宗教信仰的兴趣。

除了鲜花和赞美,注定还有许多鸡蛋从四面八方投掷到《达·芬奇密码》头上。对信奉基督的人来说,小说大胆推论耶稣娶了抹大拉的玛丽亚,并生育子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如今,小说再以最大众化、世俗化的影像形式传播开来, 颠覆性后果更难以想象。上月,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助手、梵蒂冈官职排名第二的枢机主教安杰洛·阿马托在罗马公开呼吁全面抵制电影的公映,并指责“《达·芬奇密码》是一本错误、诽谤、侮辱,反基督的书籍。”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纽约神秘地升起,在梵蒂冈却尴尬而仓促被撤换掉。

5月10日,导演朗·霍华德对天主事工会(Opus Dei) 要求撤销电影对其组织之描述的通牒,正式说“不”。电影公映两日后,即5 月21日,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 也将放映一部纪录片《解密耶稣》。长达1 小时的纪录片自称准确清晰地解释了耶稣其人和他的门徒,特别集中描述了基督教前3 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拍摄这部纪录片目的只有一个,即—严厉打击那些“达·芬奇密码”信徒。 继2003 年丹·布朗热之后,电影《达·芬奇密码》再次在西方社会刮起第二轮风暴。“5 月12 日,我们学校的教皇礼堂还组织了一场“等待达·芬奇,从貌似事实到貌似神话”的论坛,由美国公众广播电台(PBS) 发起,请来耶鲁大学神学院院长、悬疑小说家和记者等,让专业人士进行自由讨论。” 梅谦立教授说。

《达·芬奇密码》一书的中文译者朱振武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达·芬奇密码》遭到教会抵抗这不是第一次, 好莱坞电影遭到这样的争议也不是第一次。在西方社会,这种争议可能还会促使人们对本已衰落的宗教信仰再度发生兴趣。”

“异端电影”最大的对手,来自强大的教会势力。《达·芬奇密码》涉及很多著名西方教堂,摄制组和教堂打交道的过程,也就是被信仰坚定的教士和修女们抵抗包围的过程。

英国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教堂成为抵抗电影公司拍摄的中坚力量。当索尼公司试图与教堂交涉拍摄内部时,遭到教会严正拒绝,理由是“原著的描写与传统神学明显不符”。摄制组被迫在教堂外拍摄一些街景了事。而距离威斯敏斯教堂三小时路程的林肯教堂成为了替代品。

玛丽·迈克尔修女(Mary Michael) 在林肯教堂抵抗运动中脱颖而出。早在索尼公司到爱尔兰外景地拍摄,这名61 岁的加尔默罗会修女就跑到爱尔兰朝拜苦修,抗议3 天。当汤姆·汉克斯前往林肯教堂拍摄时,迎接他的是一群修女。玛丽修女带领一群人跪在教堂门前抗议。她说:“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上帝怎么想, 而不是电影工作者怎么想。” 当然,年老的修女也表示,此次抗议她将不再下跪了。这项抗议活动实在太耗费体力。玛丽修女也公开指责林肯教堂为了钱财,同意那些歪曲耶稣、基督历史的人进教堂拍摄。此前,林肯教堂主持公开指责《达·芬奇密码》信口胡说,当电影公司给了10 万英镑使用费后,他又闭上了嘴,打开了教堂大门。

“美国天主教会有很强的抵制,还专门成立了‘解密耶稣’网站(www. jesusdecoded.com/tvspecial1.php),针对小说和电影,逐一解释里面的误解。”梅教授告诉记者,对美国教会人员来说,主要奉劝大家不要把电影和小说里的基督历史当作真实的,这点最重要。

最委屈的要数天主事工会。这家1928 年成立的组织在小说中被描述成一个全球拥有强大势力的邪教。其主教还唆使自己的修道士去暗杀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这自然引起该组织成员不满。该组织成员马可·卡洛九痛斥丹·布朗没有实地采访过该组织任何成员,写出来都是荒谬的言论。4 月,天主事工会跟索尼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导演在电影中抹去这一组织。结果,导演和索尼公司同时说了“不”。双方陷入尴尬的僵持状态。

“《达·芬奇密码》的热销,给西方很多教堂带来困扰。”复旦大学宗教所所长张庆熊教授称,他本人就曾听说在香港,一些人会跑到教堂里面询问购买《达·芬奇密码》,“最近,香港一些教会人士也组织了小规模的游行,抵制电影《达·芬奇密码》的上映。”

“西方主流阶层还是想弘扬基督教, 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就像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一样。不过在民间,年轻一代的宗教意识已经很淡薄了,我到国外很多教堂去看,都是空荡荡的。我想如果教会对电影《达·芬奇密码》过度反应, 会让很多人不满。西方的教会领袖可以呼吁信徒不要去看《达·芬奇密码》,但是他们也无法阻止《达·芬奇密码》在电影院的放映。” 张庆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纷纷扬扬的论战、激辩、抗议中,美国乔纳森·莫里斯(Jonathan Morris) 神父保持了理智和冷静。日前,他在福克斯电台博客上发表了独特的观点—索尼公司制造电影的宗教争议,纯粹为了赚钱。神父说:“有人写信倡议我组织大家联合抗议《达·芬奇密码》,还提供了各种方案以及时间,我还是拒绝了。我唯一支持的抵抗就是让大家去做别的抵抗。” (来源:外滩画报
编辑/ 唐宋 文/ 曾进)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