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懂古典音乐吗?”许多在古典音乐大门前徘徊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不安的询问。生怕他们永远得不到听懂那些没有歌词,旋律复杂的音乐的“特异功能”。他们还总是喜欢追问:“这段音乐是讲什么的?”
是啊,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故事,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幕情景,但这些音乐,它们讲的是什么呢?
因此就有了各种音乐欣赏指南。通过书籍,通过电波,通过互联网……不少人也喜欢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翻着指南“哈,这是命运的敲门声”“哈,英雄出现了”……有了这个地图,似乎可以读懂音乐里的故事了。
但问题在于,这些解析后的音乐,是否还具有原来的生命力,是否还能打动人心,还是仅仅成为了一个平庸的英雄与命运的故事?如果是后者,贝多芬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功夫把他写成乐谱,又让我们费那么多的心思把乐谱重新翻译回来呢?我们读小说是被感动,是因为作家在小说故事中融入了他的情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而对于音乐何尝又不是如此?只是贝多芬在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其孤独,其郁闷,其作为一个人的奋斗与尊严、幻想与欢乐时,才付诸予音乐--这种人类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如此特殊,我们无法用常规语言一一对应地破解其含义(否则它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他却可以直接抵达我们的心灵。
并非所有的音乐都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故事或具体的感情。真正出色的音乐,表达的恰恰是作曲家那无法言喻的复杂的感受。正如我现在要跟你描述我在某个傍晚,从山间宁静的木屋里走出,漫步在斜阳下的山坡上,沐浴着清香的微风,眼前的恬美令人心旷神怡,却又同时在我心里产生一丝莫名的忧伤,这忧伤却也显得恬美……这样一种奇怪复杂甚至似乎不合逻辑的感受我越写,只能是越混乱。而你只要闭上双眼,听上一段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慢板乐章,天才的莫扎特只用了单簧管的几个音符,就足以表达一切了。或许你在闭上双眼时看到的不是傍晚的山坡,而是清晨的海边,或下午的花园……但无论你看到的是什么,莫扎特已经把透过这些之后的内心最深层的感受直接地放入了你心中,难道这不是件奇妙的事情吗?
当然我让你闭上眼睛听音乐,不是不让你多了解音乐知识,恰恰相反,这些音乐的理论知识能让你的感受更丰富,与作曲家更接近。但那些图解音乐甚至是肢解音乐的“指南”只会用它乏味的语句剥夺你的想象力,使你永远不能真正地走进音乐。毕竟,“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何况那些对音乐的肢解和真正的音乐知识是背道而驰的。相反,只要你能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即使只是获得一些朦胧的感觉,也远比那清晰的解析要真切,毕竟那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古典音乐是很特别的,有着很不一般的灵气和灵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啊!令你魂牵梦绕,这就该叫做心声吧?她的表现力也是超乎寻常的,像一位魔术师,快乐、悲伤、安静、疯狂、忧郁、高雅……只要你能想到的,几乎无所不能;她用一种更加优美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且正因为这语言的奇特,让你产生更多的情感和幻想;假如你的心是一把精致的七弦琴,她会是一位阿波罗般的好琴手,纤纤素手轻盈地拨动琴弦,产生的美妙和弦,你可以感觉到吧?古典音乐是一杯好茶,沁人心脾,需要静静地品味——初入口时是苦的,却不难喝,渐渐地有些淡淡的甜味,若隐若现、难以捉摸,此时,闻着清香,偶尔看见茶叶上下漂动,心中不禁飘起一份神往,一段清静。这,方是第一泡,往后,才有些韵味呢。古典音乐也是一杯浓浓的咖啡,香气四溢。生活在这信息爆炸的快节奏世界的你啊,别永远那么仓促,难道一点不为这香味所动吗?停下来喝一杯吧,体会她的悠闲、她的高雅、她的完美,而她美仑美奂的一切皆需你的欣赏。请相信,你得到的绝不会比你失去的少。如今,复古是一种时尚,不管是不是附庸风雅,至少我们还可以聆听古典音乐,这样的美丽不该被浪费吧?她应当是经久不衰的,的确,无论在哪里、什么时间,经典的音乐没有变。其实所爱的东西并不一定要得到的,或许古典音乐就是如此,能够侧耳倾听,就足够了。
说了这么多,但许多刚入门的爱好者们还会觉得,能一听便深收感动的作品似乎并不那么多,更多的作品初听起来却没什么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旋律,而各种和声和变奏更是令人觉得云里雾里,这样的话要没有一个导引的话,似乎根本无法进入乐曲的世界。对于这种现象确实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主张先不要着急,多听简单的,自己喜欢的小曲。然后多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听了别人的感受,再听一听,是不是又有一番新意?这样你的音乐触觉就会越来越灵敏了。当然,有人喜欢硬着头皮狂听,把生疏的作品听熟了,自然也慢慢品出味来了。只不过此法实在让自己听得不那么愉快,我以前就这么糟蹋了不少一流的作品的第一印象,想想看,这种最顶尖的作品的第一次接触,就在这种糊里糊涂中过去了,多可惜。我现在要听什么新东西如果一下不能接受,一定不强迫自己。先听听别的,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发现它的妙处来了。
好吧,先聊这么多,闭上你的眼睛,进入音乐的世界吧!(来源:新华网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