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我希望《疯狂的石头》能带来疯狂的票房。”一个多月前,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发行方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副总裁艾伦女士当着200多名记者的面说的话,一个多月后成为现实。从6月30日全国公映,至7月16日,短短半个月,《疯狂的石头》的累计总票房成绩已达到1050万元,且继续一路猛进,小小一块“石头”踏上了奇迹般的票房旅程。
携这块石头踏上“疯狂之路”的是一名年轻的导演、一批没名气的演员以及低成本的投资——这一切,似乎都背弃了打造“票房冠军”所需的一切特质。
早在6月19日,《疯狂的石头》剧组在上海举行首映式。全片除了出品人刘德华之外,无一名人。面对导演“宁浩”的名字,很多资深娱乐记者一头雾水。实际上,《石头》是29岁的宁浩执导的第三部影片,其处女作《香火》曾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和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但另一部备受业内好评的《绿草地》也只是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晚上11点多放过两次。
而演员也没大牌,不少记者还把片中的演员“刘桦”错看成了知名演员“刘烨”——换句话说——整部戏没腕儿。
至于投资,300万元的投资可能只够满足这些年众多知名“大片”的几个情节。
然而,毫无大牌参与的这部电影甫一结束,记者们自发鼓起了掌。
被压在箱底几年的《疯狂的石头》剧本原名《贼中贼》,是一部黑色喜剧。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别搞了展览。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经过一系列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后,两拨儿贼被彻底黑色幽默了一把。
故事不算离奇,却让观众投入地笑一回。记者先后三次走进影院看了三遍“石头”,观众的笑声始终在影院里回荡。而河南一家电影院甚至打出了“《疯狂的石头》将轻轻胳肢您: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半个小时使您笑弯腰!一小时内不笑全额退票!”的宣传广告。
虽然,在“石头”里可以看到《两杆老烟枪》、《掠夺》的影子,但抢夺片的剧情、多主线的结构、黑色幽默气氛、快速转接镜头,仍然让中国的电影观众感到新奇。
清华大学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指出,“当今中国的大量类型片还是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只会单讲故事,不会利用人物和场景进行填充,单一的思维从头到尾贯穿到底。《疯狂的石头》利用了多个线索回到不同空间的交叉叙事方式,且在人物类型化的塑造上尤其精彩,虽然影片的制作投入不多,但是叙述方式足以展现一种新电影的状态。在这个许多成名导演还在拿商业片随便玩的状态下,年轻一代开始老实讲故事了,这一点非常可喜。”
随着媒体和观众的“口口相传”,“石头”终于疯狂起来。7月11日,好莱坞大片《超人归来》全国首映,当天记者在上海永乐电影城观看《疯狂的石头》时却遭遇满座。放映过程中,记者身后一位观众不停地给同伴介绍剧情,显然此人已看过不止一次。
根据发行方的统计,截至7月13日,影片的全国票房已经达到810万元,随后的周末三天里,该片再次取下230万元。持续飙升的票房数字,令人想起演员徐峥在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两百万的生意被你做成了一千万!”
与此同时,“我顶你个肺”、“你侮辱了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等经典台词,眼下成了不少都市白领的MSN新昵称。
7月13日,《疯狂的石头》发行方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同日,香港电影人文隽、吴思远、张婉婷等人也在广州就《疯狂的石头》等小成本电影票房现象展开了探讨。研讨会上,“发行”成为发言的关键词。
发行方代表艾伦女士坦言,现在国内的发行放映机制已经非常机械化,市场上放映的影片中大制作的比例很大,这就使得小成本的影片更难发行。在推广该片的过程中,策略是尽量地面向观众,此次媒体很早就看懂了影片的重要性,有这些希望国产片好起来的媒体的帮助,影片的知名度提升得很快。
清华大学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石头》的发行“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非国有电影公司的介入,带来了相当高的专业素质,这是近些年来新成立的影视公司中很少见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饶曙光则认为,立足本土化是影片的重要优势。“不仅是影片本身面对本土观众和文化,包括发行策略都是以本土作为核心方向,这一点是优于其他获奖影片的,当然也是导演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尹鸿表示,在“第五代”和“第六代”之后,中国还是存在电影类型的区分的,并且仍有大量影片只能靠海外电影节获奖才能取得市场收益。“商业电影其实不是一个贬义词,电影必须依靠主流电影市场的支持。《疯狂的石头》终于让我们看到有人在老实地用智慧做电影了。该片吸收了近年来许多商业电影‘动作+喜剧’的因素,近期许多国家的成功电影都是如此。” 本报记者 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