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假如唐季礼的《花木兰》是专门拍摄给“玉米们”看的,那我绝对赞成李宇春出演花木兰。
我几乎都能想象出电影放映那天的风光:
银幕上,李宇春穿着银闪闪的盔甲噗一亮相,台下的玉米就发出嗷嗷尖叫;导演特煽情,马上跟一大特写,玉米立马晕厥过去一片。武戏?武戏好看!李宇春当然不动手,有替身在那里翻跟斗呢,但是你别说那是替身,你说,玉米就跟你拼命———“谁说是替身?那跟头,不是我们家春春,能翻得那么潇洒?”;文戏?文戏也过瘾啊,李宇春啥都不说了,只要像在新闻发布会上那样,表情酷酷地往那一站(至于是默默含情,还是英雄就义,大家自己体会),就算一句话不说,也阻挡不了玉米们口角流涎,满脸红光……如果《花木兰》真的是纯粹给玉米们拍摄的,那李宇春来出演,真的合适。
但问题是,《花木兰》真的只是给玉米们拍摄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李宇春来演合适吗?
请问李宇春知道怎么念台词么,她经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么,是不是全部需要别人配音呢?请问李宇春除了小范围摇摆臀部和90度范围内摇晃上肢外,能适应骑马、拉弓、搏击等高强度的动作么,是不是都要替身呢?请问她除了含羞微笑、面无表情外,还能表现疯疯癫癫、含情脉脉、委屈痛哭、撒娇发嗲、歇斯底里、开怀大笑等戏剧化的情感么,是不是要依靠剪辑呢?请问当木兰最后恢复女儿身的时候,李宇春有勇气穿裙子出场么,是不是还需要CG制作呢?《花木兰》这样一部戏,木兰是第一女主角,有大量的对白,繁多的表演,高强度的动作戏,请问一个没有表演经验的人如何支撑得下来,即使真的支撑下来了,这样的戏能看么?可惜,现在喜欢就事论事的人很少。
能想象,当“花木兰”这个新闻出来,就会有争论,但是争论的焦点很快就变成纯粹的意气之争:要么是无条件地捧李宇春,“反正春春是万能的”;要么就是蛮横地抵制“李宇春”,一、我讨厌李宇春,因为她是中性人。二、“花木兰”的形象是本民族的财富。三、让“中性人”演花木兰是侮辱我(他们不会考虑,木兰在男人堆里混了那么多年,居然没被识穿,本身应该“中性”得可以)……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话题被炒得轰轰烈烈,但是严肃的问题却并不被触及的原因。
当然,有人会说:有丰富的演技,就用演技吸引人,有丰富的人气,就用人气吸引人。导演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呢?
导演不担心,这个才是我担心的。 (李建中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