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热点聚焦>国人必看“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的意义

[ 2006-08-18 11:00 ]

 

东京审判的意义是重大的,其正面意义也是不能否定的。但对于细菌战隐瞒和对于细菌战战犯的放纵则使这次审判的公正性受到巨大的冲击。将人做为实验的豚鼠,灭绝式的对平民的杀害,驱使人类无法应对的恶疫为杀戮武器......种种罪恶竟然一并放过,为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为的是美国掌握这一秘密的、惨绝人寰的武器,并将它用于朝鲜和越南战争。面对中国和亚洲的数百万的死难者,谁、什么样的理由可以这样做?就是上帝也没有这样的权利,这是世间的最大不公正。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规定:"我们盟国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犯,包括虐待俘虏的人在内,将处以法律的严厉制裁。"1946年1月19日,驻日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根据盟国最高委员会决定,正式颁布了关于在东京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别宣言》,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并由麦克阿瑟正式任命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等法院院长韦勃爵士为首席法官,美国的J.B.基南被指派为检察长。其他十名法官由中国、苏联等十个国家的法官出任。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前一天,进行了最后一次隆重彩排。这次彩排中的冲突正好泄露了谁在主导着这次审判。


冲突由法官们的座次安排引发。中间是庭长韦勃,他的左右手安排了美、英法官。庭长韦勃宣布说:"排列次序是美国、英国、中国、苏联、加拿大……"韦勃还补充道,"这是经盟军最高统帅部同意的。"中国法官梅汝璈认为应该按日本投降书签字次序排座次,次序是美、中、英、苏……但韦勃对于中国法官的抗议置之不理。


梅汝璈愤而脱下黑丝绒法袍:"我绝不接受这种于法无据、于理不合的安排!中国是受日本侵略最烈、抗战最久、牺牲最大的国家,在审判日本战犯的国际法庭里她应有的席位竟会降低到英国之下,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看到梅汝璈要甩手而去,韦勃急忙拦住他,表示和其他人再商议。很快,韦勃回来了,他表示照原来的安排彩排,正式开庭的安排再讨论。梅汝璈依然拒绝,他的理由是彩排即有各国媒体的采访,照片登出去,对中国的国格有损。当再去商量的韦勃第三次来到梅汝璈面前时,他盯着梅汝璈说:"预演就照受降签字国次序进行。"


座位之争的胜利并没有改变东京审判为美英所控制的事实。中国国内正在内战之中,国民政府所能提供的法庭证据微乎其微,侵略战争的伤口没有力量去医治,战争的受害情况也无暇顾及,中国的法官们只能依靠盟军提供的材料向法庭提供证据。国民政府派出的官员在法庭上作证,除了只能说"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之外,空言无凭,差点被轰下去。细菌战犯罪只提出了一次,前后不到十分钟就被压了下去。


东京审判还放弃了对日本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追究。当时的国际社会认为裕仁负有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必须严惩。盟军占领日本后,麦克阿瑟将军与日本天皇裕仁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双方对会谈始终讳莫如深,三十年后的裕仁说:"当时与麦克阿瑟将军有君子协定,永不透露。"


1月7日,韦勃亲自讯问东条英机:是谁就开战问题向天皇进言?除了你还有谁?然而,韦勃讯问东条英机的第二天,便正式宣布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不逮捕,也不起诉天皇。至于头一晚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在天皇制的国家里,东条英机有力量发动战争吗?日本的天皇难道就没有战争责任吗?尽管后来美国的学者们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天皇发布了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命令,但他还是逃脱了正义的惩罚。


东条英机这一只替罪羊,为今后留下了许多政治后患。战争责任没有得到完全彻底的清算,日本一些政治势力和民众拒绝对战争进行深刻反省和忏悔。美国和日本达成了某些交易,日本"上了美国的船"。东京审判之后,只对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理和判决,对已经逮捕的其他90名重要战争嫌疑犯陆续予以释放,这些战争嫌疑犯再次回到社会,继续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影响。

东京审判是美国主宰下的"公正",对中国人来说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中日之间的"结",日本与亚洲的"结"自此结下了。而解开这个结也并不只是中日之间的事。

这里,不得一提一件几十年前的旧事。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48个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日本最大的侵略战争受害国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

《旧金山和约》中有关日本战争赔偿的主要规定第五章第14条的有关内容如下:"缔约方认为日本国应该对于战争期间由日本国给同盟国造成的损害以及灾难作出赔偿。然而,缔约方认为目前日本的资源不足以为其维持可行的经济,并同时为履行它其他的责任,完全赔偿所有此类损失及灾难。"之后,第14条非常轻微地规定了日本的战争损害赔偿:在曾被日本占领的地区,日本用人力、日本国及日本人和协助日本的当地人在当地的财产,赔偿当地关于战争损害的要求。
来源:学生大读书站

 

一周新闻回顾